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儿童教育 > 新时期青少年心理与心态读本 > 第 2 章 青少年必读的心理学知识
第4节 第四章

三、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完善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对800名男性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成就最大与最小的人之间并没有显著的智力水平方面的差异,差异在于他们是否有自信心、努力进取和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即是否有健康的自我意识。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指导青少年全面认识自我

1.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我

当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与别人对他的客观评价比较一致时,表明他的自我意识比较成熟。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鉴,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可以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期望、评价来进一步认识自己。青少年往往比较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有正确的态度,不因过高的评价飘飘然,也不因过低的评价而失去信心。

2.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

在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期望、评价来进一步认识自己。但这种比较需要不同的参照常数。比如,与周围普通人比较,能认识自己的实际水平及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与杰出的人比较,能找出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在与他人比较时,既不要以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也不能以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相比。我们要看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短处。

3.通过反思反省认识自我

我们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和动机,检查在自己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有什么不足,检查自己行为的结果,有哪些收获和缺憾,从而使我们做得更好。

善于反省的曾国藩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很多人都对他评价很高,他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其实,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身上也有许多缺点,但他比一般人要胜一筹的是他有个习惯,就是每天记日记,对每天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他的后半生。青年的曾国藩多言健谈,爱出风头,善于交往。他自己也深知“言多尖刻,惹人厌烦”,也为此下定决心,减少往来,但就是难以改过。“好名之意,又自谓比他人高一层”,他还说这种心理已深入隐微,“何时能拔此根棒”?一次,好友窦兰泉来切磋,曾国藩并未理解好友的意思,便“词气虚侨,与人谈理”,本为一件增益学业的事,却适得其反,二人不欢而散。后来曾国藩在日记中反省:“彼此持论不合,反复辩诘,余内有矜气,自是特甚,反疑别人不虚心,何以明于责人而暗于责己也?”正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曾国藩改掉了性格中的诸多缺点,日趋成熟稳重。

4.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及其成果认识自我

青少年在从事各方面的活动中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情感取向、意志特征和道德品质。通过活动认识自己,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检查自己。因此,在培养青少年健康自我意识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正确分析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才能、兴趣爱好,进一步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二)引导青少年积极悦纳自我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者更多地表现出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同,而心理障碍者明显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和排斥。人总是对自己有所肯定又有所否定,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建立二者的平衡,否则,对自己的不满过于强烈,就会加剧心理矛盾,产生心理持续紧张,这样不仅会使个体感到活得很累,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悦纳自我是增进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关键和核心。

(1)首先,我们要悦纳自己的生理特征,比如我们的性别、体型、身高、容貌。青少年会经历一个“体相危机”的心理阶段,对自己的外貌、体型等方面特别在意。青少年要逐渐接纳自己的生理特征,把注意的重心转移到对自身修养的塑造上。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在跟网友交流的时候,网友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别人说你长相不敢恭维,你怎么想?”李肇星回答:“我的母亲不会同意这种看法,她是一位山东农村的普通女性,曾给八路军做过鞋。她对我的长相感到自豪。”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李肇星对自己的外貌采取的是一种悦纳的态度。这正如美国有句谚语: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

(2)悦纳自己的心理特征,比如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方面。经常有学生说他们对自己的性格不太满意,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性格。人们用内向和外向来对人的性格进行分类,已经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内向者与外向者其实是各有短长。很多性格内向的人对自己不满意,他们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希望自己能外向一点、活跃一点;他们并不知道,有许多性格外向的人对自己也不满意,也找心理医生,希望能变得稳重、成熟一些。所以,对自己不满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内向或者外向,而是别的更深的原因,如童年经历中所受的一些创伤等。另外,对自己的能力、气质等方面,也要采取欣赏的态度,积极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优势。

要做到悦纳自我,需要记住四句话:其一:“只要真正付出努力,同等条件下别人行,我一定能行。”用这句话来增强自信。其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说恰当地认同自己,摈弃完美主义的观念。其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要求我们不钻牛角尖,对于不能改变的缺点暂时搁置一边,努力发展自己的优势,取得属于自己的成绩。其四:“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一个人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就永远尝不到成功的滋味。科学家早已说过,每个人都只用了大脑的5%,有很多聪明智慧没有开发出来。同样,每个人也都有很多优秀品质没有开发,你可以更勇敢、更善良、更乐观。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独特的潜能,知道自己可以成为哪一种更优秀的人。想象未来自己变成这个样子。为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庆祝。

有一点需要说明,爱自己并不是连自己的短处都爱。我们要做自己慈爱的父母但不是溺爱的父母,否则,爱自己的训练就会成了自夸自大的训练。

如果你认真做完了这些练习,你会感觉到自己对自己的爱,会感觉到喜悦和自信。这喜悦会使你更容易爱别人,和人交往也更从容。你会发现,别人也会更喜爱你。

四、激励青少年完善和超越自我

青少年不仅是人才的准备阶段,也是人生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尤其需要注意塑造自我,为以后的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塑造健全的人格

罗杰斯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充分起作用的人有五个具体的特征:第一,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第二,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第三,信任自己的感觉;第四,有自由感;第五,具有高度的创造力。人无完人,塑造健全的人格,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监控。但将成长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人的始终时,整理自己成长的轨迹显得尤为重要。依照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清理,深刻了解与把握自己。要记住:自我体验永远是个体的,当我们在分享他人自我成长的硕果时,也在促进我们自己的成长。

(二)确立明确的行动目标

个体的行为有无目的性,结果是不一样的。确立正确的自我目标,关键是要按照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设计。做一个“自如的我,独特的我,最好的我,社会欢迎的我。”所谓“做一个自如的我”,是指不给自己提出脱离实际的过高要求使自己总是陷入自责、自怨、自恨的境地,而是给自己设计可望可及又难及的目标,这样我们才能坦然面对自我,积极地生活。所谓“做一个独特的我”,是指不使自己一味地追求时尚,在刻意模仿中失去自我,而是在接受自我的过程中,扬长避短,自在地生活。所谓“做一个最好的我”,就是立足现实,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的人生道路,尽最大努力,达到最佳水平,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过自己满意的生活。所谓“做一个社会欢迎的我”,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把自我实现与社会的进步、和谐结合起来,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充实自己的生活。

(三)制订完善的行动计划

有了明确的行动目标后,我们就必须制订完善的行动计划。要注意所制订的计划的可操作性。比如,在学习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你的学习效率?在个人能力方面,你计划如何提高你的素质?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评估和反馈,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四)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

1.加强自我监督与自我教育

个体一方面通过自我监督,克制、约束自我,服从既定目标;另一方面通过自我教育,按社会要求对自我自觉实施教育,以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和谐统一,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2.进行有效自我调节

引导青少年掌握调节自我的方法,这些调节方法包括宣泄、补偿、疏导、升华、积极的自我暗示等,有效调节由挫折引发的不良情绪,不因一时的挫折与困难全盘否定自己,维持心理平衡,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3.科学实施自我管理

让青少年学会自我管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在教给青少年进行自我管理的具体办法的基础上,针对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因为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自我管理的方案在具体要求、进度等方面可以有差别。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延迟满足”的心理试验,说明每个人的自控能力不尽相同,并对今后的成才有着一定的影响。

延迟满足与成功

萨斯州的一个镇小学的校园里,其中一个班的8个学生,被老师带到了一间很大的空房里。随后,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他一脸和蔼地来到孩子们中间,给每个人都发了一粒包装十分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这糖果属于你,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谁能坚持等我回来以后再吃,那就会得到两粒同样的糖果作为奖励。说完,他和老师一起转身离开了这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颗糖果对孩子们的诱惑也越来越大,几乎不可抗拒。有一个孩子剥掉了精美的糖纸,把糖放进嘴里并发出“啧啧”的声音。受他的影响,有几个孩子忍不住了,纷纷剥开了精美的糖纸。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千方百计地控制着自己,一直等到40分钟后那个陌生人回来。当然,那些付出等待的孩子得到了应有的奖励。

后来,那个陌生人跟踪这些孩子整整20年。他发现,能够“延迟满足”的学生,数学、语文的成绩要比那些熬不住的学生平均高出20分。参加工作后,他们从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总是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事实上,那些一时冲动犯罪的人,往往都是不能克制自己瞬间膨胀的欲望。相反,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往往能够把一个个小的欲望累积起来,成为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人格发展要合理

一、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

弗洛姆曾说:“人生的主要使命是自我成长,成为与潜能相符的人,人生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自己的人格。”胡适在《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一文中特别强调中学生应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即所谓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具有健全的人格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一

健康人格特征

心理学家们从各方面描述了健康人格的特征,我们还是来看看他们的描述:

奥尔波特: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七条标准:①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②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③有安全感;④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⑤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⑥客观地认识自己;⑦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

罗杰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充分起作用的人有五个具体的特征:①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②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③信任自己的感觉;④有自由感;⑤具有高度的创造力。

弗洛姆: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创造性的人。除了生理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这正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弗兰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超越自我的人。超越自我的人被概括为: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自己负责处理自己的生活;不受自己之外的力量支配;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表现出创造的、体验的态度;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

青少年的人格是在与周围相互作用之中发展起来的,师生关系对其人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积极人格的发展。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学生不必害怕嘲笑、挖苦、讽刺,不必为自己不太成熟的言行而羞愧和自卑。这样,使他们敢于尝试、敢于探索、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态度、动机、价值观,发展各种人格特质。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评价是其自尊感产生的决定因素之一,而自尊感的获得对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当个体具有自尊时就会形成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事物充满主动探索的精神,他的人格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设法诱导青少年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第一,帮助其获得成功的经验,因为当一个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得到他人认可和赞许时,他会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他的自尊心就会得到维护与加强;第二,当青少年遇到挫折时,教育工作者要鼓励青少年从辩证逻辑的角度进行自我评价,既看到失败,更要从中看到优势,总结经验防止偏向、偏激倾向;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处处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感,即使在批评甚至处罚学生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并针对青少年自尊感的特点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自尊、他尊及其相互关系,克服过分自尊的现象。

人格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学生需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人格的塑造过程,实质是个体心理结构的“自组织”过程。青少年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人格的明确要求和强烈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人格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师的指导与教育才能卓有成效。为此,应努力设法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完善。

1.运用适当的方式向青少年传授自我意识方面的知识

青少年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对青少年此时的人格发展乃至今后要走的人生历程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帮助青少年了解自身心理活动的知识,尤其是自我意识方面的知识是培养他们进行全面客观的自我观察和分析,进而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步骤。自我教育作为青少年人格特征发展的一种内部力量,它并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而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外部影响,正确地组织教育工作的结果。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班会、讲座等形式,以循序渐进的适合特定年龄层次的深度和方式向青少年讲解有关自我意识的知识,并辅之以相关的讨论和训练。

2.帮助青少年了解现实的自我

现实的自我是通过个人的实践而反映到头脑中的目前真实自我的形象,它是自我发展的起点。青少年只有认识到现实自我的状况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教育。为此,教师应鼓励青少年从多个角度认识自己,尤其是通过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使青少年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青少年在自我评价中出现的高估和低估自我的倾向以及相应的表现,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调整、帮助,从而引导他们对现实的自我作出正确的评价。

3.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理想的自我是个体在头脑中塑造的自己所期望的未来自我的形象,它代表着自我的发展方向。自我教育的心理实质是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积极统一过程。青少年期比任何时候都更经常地考虑自己的未来,理想自我相对发展较快,一般有超过现实自我发展水平的倾向。确立一个正确、可行的理想自我是激励青少年努力改变现实的自我,不断走向自我完善的动力。

首先,教师在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理想自我目标时,应谨防青少年最容易出现的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完全脱离现实的自我,向往不切实际的自我;二是完全不顾社会现实,向往“个人”中心的、狭隘的自我。这两种倾向都会将自我教育引入误区,为此,教师应在引导青少年在正确认识自我时,广泛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自己将肩负的责任,从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两个维度上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目标。

其次,教师应善于运用引导机制实施榜样教育,为青少年确立理想自我树立一个榜样。一般而言,榜样具有下述特征时更易被学习者接受:(1)认可性。只有认可的榜样,才有可能模仿。(2)亲近性。指的是榜样的时代性或地域性,选择榜样最好就地取材,而不要舍近求远。(3)针对性。针对受教育者的年龄、性别、理想、职业、特长特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4)可操作性,具体、可模仿。通过模仿人物的言行并升华到精神、品格,从具体到抽象,持之以恒,由外到内,从而知道榜样的导向作用。

再次,帮助青少年发展自我调控能力。实现理想的自我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自我改造的磨砺过程,需要意志上的坚强、情感上的激励和认识上的反省。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青少年在改变现实自我过程中的自我控制水平,并针对青少年需求独立又缺乏自制力的特点加强他们自我控制力的培养,在认识上通过写日记、录名人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博览群书,不断反省和鞭策自己,在情感上珍视青少年的自尊,发挥其自尊感的动力功能,使他们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情感上的激励。

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

夏凌翔、黄希庭(2006)运用人格特质来进行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结构的探索。研究表明,自立人格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格特征,是在社会背景下,个体在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形成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人格特征。独立性指独立行为的风格、能力与表现;主动性反映个体积极进取、努力向上;责任性反映个体对他人忠、信、孝,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对他人和自己的言行负责的表现;开放性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待他人宽和、大度、友善,是一种对人开放的表现;灵活性反映个体灵活机智、自主、创新等表现。青少年走向人格的自立,该如何去做呢?

一、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

独立的人格要求独立的思维能力,能够主宰自我的人绝不会依赖他人的思考,迷信他人的思维。

二、正确地评价自己

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用公正的眼光审视自己,摸清自己的特点及优缺点,应理解自己所拥有的一些特征是主观不能改变的,如自己的形体、容貌,但有些是可以改变的。

三、有意识地扩大交往范围

在成长中,如果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将会影响今后正常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同伴交往可以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有助于社会性的人格发展。

四、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依赖性强的人往往不好动,喜欢在家里待着,因此,青少年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拓展生活的视野,多去运动场所尽情地玩,逐步形成活泼外向的性格。

(资料来源:夏凌翔《自立法则与培养》,安徽教育出版社。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