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儿童教育 > 新时期青少年心理与心态读本 > 第 2 章 青少年必读的心理学知识
第5节 第五章

二、矫治人格偏差,预防青少年人格障碍

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心灵的沁润来展现人的理性,矫治人格偏差,达到提高人格水平和境界的目的。重视心理咨询和健康人格教育,设立相应的服务机构,以预防人格障碍、矫治人格偏差。心理咨询以解决个别性问题为主,健康人格教育以解决共同性问题为主,两者的有机结合就能形成点、面兼顾的工作格局。既有“点”的深入又有“面”的展开,既有障碍性咨询也有发展性引导,既有集中的教育讲座又有润物细无声的谈心辅导,使心理教育、心理服务成为青少年学生追求人格健康和人格境界的阶梯。开展逆境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个人所能承受得起失败的打击和压力,称之为抗挫折能力,它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磨炼而获得的。那些在生活中经常地经受挫折,但能在正确的教育下以积极的态度和适当的方法克服障碍的青少年,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就较强。因此,正确的教育方法并不在于尽力保护青少年免受挫折,而是创设和安排适当的教育条件,使其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努力、克服一定的障碍后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关注青少年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从心理学和病理学角度分析,实际上是介于精神病人与正常人之间的一种行为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同社会正常行为规范相悖的,持久和牢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青少年中常见的人格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依赖型:凡事需要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遇事优柔寡断,总是依赖别人作决策;在生活中自己不能独立自主,在学习上不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这类学生较难适应新的环境。

偏执型:不相信他人,嫉妒、蔑视他人,自我评价过高;常常怀疑别人存心不良,敏感、多疑,不经证实便怀疑同学的忠诚与诚实;无端害怕别人利用他的信任来反击他。这种类型的学生和他人相处时总是疑虑重重、提心吊胆,很难搞好人际关系。

虚荣型:这类学生往往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自高自大,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常常自吹自擂。也有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嫉妒心、虚荣心都很强,特别爱面子。这些学生往往言行不一,办事不可靠,发展下去对学习和工作很不利。

好斗型:这类学生在行为上表现为好斗。他们自尊心强,争强好胜,但这种争强好胜不是表现在学习和品德方面,而是表现在与同学的体力争斗方面。这类学生在班级里坐不住,学习不用心,哪里有纠纷就往哪儿钻,长此下去是很危险的。

自恋型:这类学生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对批评极为敏感;喜欢指使他人,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渴望持久的关注和赞美;缺乏同情心;有很强的嫉妒心。这些同学很少有知心朋友,封闭、孤独、隔离,常常自己给自己添烦恼。

强迫型:这种学生过分自我约束,常有不安全感,过分追求完美,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思前顾后、敏感多疑,缺乏随机应变能力。这类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无开拓创新精神,这样下去较难有所作为。

孤僻型:这类学生行为怪僻,喜欢独来独往,不爱交际,不关心集体,对别人的批评或表扬都无动于衷,思想感情从不轻易显露,和同学缺少沟通,别人无法了解、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种类型的学生离群独处的时候,内心感情是空虚而又痛苦的。

阳奉阴违型:表面上对父母、老师和班干部唯唯诺诺、点头称是,背地里却又故意拆台,暗中捣乱。这种类型的学生表面上老老实实,背后却搞小动作,常常成为班级活动的阻力。

反社会型:这种类型的学生思想偏激,牢骚满腹,行为放纵,经常做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来。这些学生经常顶撞老师、班干部,随意损坏公物,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寻衅闹事,行为放荡不羁,缺乏羞耻心和罪责感,对批评和教育有逆反心理,任甚发展下去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

活泼、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是人格全面发展的外部要素之一,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孕育和形成。在人格培育问题上,个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社会人格以个体人格为基础,同时它又是影响个体人格的深层力量。因此,追求健全人格既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要注意把个体人格的培育与社会人格的健全结合起来,以形成双向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尤其重要的是,教师不要忘记自己是学生人格方面的榜样,自己的行为如何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重视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把知识传授和人格熏陶结合起来。人格认识应以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不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掌握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知识与理智相通,愚昧和无知相连。人格的核心是人的内在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在塑造健康心灵、培养积极人生、优化人格素质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可以认为,学习知识、掌握文化是知晓、认可、践行向上的精神、美好的信仰、崇高的道德的前提,是树立符合健康价值导向的人格的基础。人格的发展、完善离不开生活环境和对优良道德观念的积极践行,知行统一是人格高尚的重要体现。如果说没有明辨是非曲折和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要践行良好的人格是不可能的话;那么同样也可以说,缺少人格践行和知行统一,人的素质也不可能得到切实的提高。因此,要促进行为与观念的互相强化,倡导知行统一的人格塑造模式,切实以人格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精神的进步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因此,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转变学校的教育、管理、服务职能,积极开展有思想性、娱乐性、服务性活动,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大、小环境,使学生融于团结上进、积极乐观、身心和谐的集体中,成长在学习生活充实、课余活动丰富的校园环境里。

中国21世纪青少年健康理想的人格模式

中国21世纪青少年应具备如下人格特征:

1.具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且有能力感。

2.正确了解认识评估自己,并能自我承认和接受这种评价。

3.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4.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态度,能充分接受大量信息。

5.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6.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

7.在关注自我的同时,关注社会生活、自然和他人,有较强的爱心和同情心,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感情。

8.不迷信自我,不迷信权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能较理智地分析问题,不感情用事,能接受不同的观点,能接受客观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9.探寻精神生活,不过分看重物质利益。

10.思路开阔,关注的空间地域、范围及点扩大,不局限于个人、集团、家国,而扩大到了整个社会生活、自然世界,把地球当做人类共同的家园而加以关爱。

11.初步掌握成人所具备的较强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掌握有关的工作技能,并且有承认义务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

12.面向未来,具有一往无前的态度,能有所侧重地看待过去、现在与未来。

品德发展乃其重

一、青少年品德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逐步明确,是非分明,道德情感进一步丰富,并富于变化。但是,这时候青少年的道德意志还不够成熟,他们对自己道德行为的约束力还不够强。过渡性是这一群体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

(1)青少年能独立自觉地按照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青少年的品德发展逐渐由“他律”走向“自律”,也就是服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开始按自己道德动机去行动,以符合某种伦理的要求。

(2)青少年的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青少年时期是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期,道德信念一旦形成,就成为道德动机的重要成分,使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和自觉性。

(3)青少年的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重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节,积极反省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

(4)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青少年经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在自我和他人的道德评价基础上,逐步养成与道德伦理相适应的良好的道德习惯。

(5)青少年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趋于一致。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世界观萌芽和形成的时期,世界观既受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念所制约,又赋予其道德的哲学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具有一致性。

(6)青少年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逐渐完善。青少年的品德结构日趋完善,品德的定向系统、操作系统和反馈系统能协调活动。

二、青少年优良品德的培养

(一)晓之以理——提升青少年道德认识水平

要具备某种品德,首先就必须对一定的道德关系以及调节这种关系的原则、规范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即形成道德认识。正确全面的道德认识是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德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懂得什么是善与恶,才会知道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才会自觉地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青少年中很多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由于对于道德的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导致的,由于“无知”导致“无德”的现象经常出现。例如:如果没有人告知儿童应该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儿童在公交车上也许就不会表现出道德的行为;班级中有的学生将尊敬师长认为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顶撞教师是“英雄行为”,就可能导致该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青少年道德认识反映在道德概念的形成、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确立这三个环节上。

1.帮助青少年掌握和理解道德概念

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是青少年在道德观念基础上进行抽象与概括,认识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与本质特征而形成的,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概念的掌握对道德认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只有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摆脱行为规范的具体情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适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要求。同时,学生掌握道德知识,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实现的。道德概念也是人们评价别人和自己的道德行为,并指导自己道德行为的根据。帮助青少年掌握和理解道德概念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积累大量道德感性经验。经验的积累是概念形成的基础。人们从幼年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地经历和观察,就从一些具有道德意义的故事、现实事件及成人对他们行为的褒贬、奖惩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表象,形成了对道德行为的初步认识。这是对道德行为信息作初步的加工整理而形成的反映,还停留在表象的感性认识阶段,不够系统。但这种形象的、感性的道德经验是形成道德概念的基础。研究表明,早期道德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感性道德表象,对一个人的品德发展影响很大。儿童总是凭借具体的道德形象,直观地领会道德的含义。只有让儿童多积累正面的道德经验,形成积极的感性道德表象,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

因此,在道德认识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儿童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力,对儿童的行为表现要及时而准确地评价;注意儿童情感体验的倾向与强度;要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儿童更多地接触善的东西,体验到从事善行的愉悦,受到鼓励或者奖励时产生荣誉感。

(2)深入理解道德概念。通过长期的道德经验的积累和系统的学习,青少年大致掌握了基本的道德知识,形成了道德概念。但是很多人还不能很好地付诸行动,甚至很多人还不能接受,有的表现为“忽视”,有的表现为“对立情绪”,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某种“意义障碍”。李怀美教授等曾对我国青少年学生道德概念水平的发展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青少年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随年级增长而显著提高;初二时已能正确理解道德概念,但还不够深刻,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初二以后到高一,发展态势趋于平缓;在高中阶段,青少年对不同类型的道德概念理解水平最高,对社会集体方面的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次之,对他人方面的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仍较低。

教育者应通过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具体事例,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道德知识及其意义。同时,要运用变式规律,剔除同类道德现象的非本质特征,突出其本质特征,分清正确与错误的道德概念的界限,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实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提升道德评价能力

道德评价即道德判断,是青少年将已经掌握的道德经验、道德知识、道德标准运用于实践,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青少年道德品质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道德认识的外部表现,能巩固和加深道德认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主要遵循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的规律。魏明霞教授等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初中生对于“你最讨厌的同学身上有什么优点”这一问题,大部分青少年学生的回答是没有优点,只有缺点。但随着青少年思维水平与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道德评价的标准日趋全面。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他们已经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渐能根据影响某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动机,以及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等多方面情况,分清主次地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

实践是提升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社会道德规范的实质和意义,把道德伦理的“知”,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言论和工作中,用行来检验“知”,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所选择、接受的道德知识是否正确,并意识到自己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可能改正自己在实践中与此相反的不道德的东西,塑造自己的道德品格。

3.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激起人们长久地、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已经内化的道德意识而进行道德活动的需要,是内心真正接受并自愿为之奋斗的信仰。道德信念不是对道德一般的认识,也不是意志力的一般表现,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人一旦确定了正确的道德信念,他就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和人生观,无论做什么事都受自己道德信念的指导。道德信念是自我道德意识的升华,它是把认识、观点、理想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和价值体系之中,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它的正确性及其重大的社会意义,从而成为自己的认识、观点、理想、信仰,因此能为内心接受而坚信不疑。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支配性的特点,只有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才能够促使品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

教育者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选择道德理想榜样,分析先进人物优秀的个性品质,用科学的世界观分析社会现象;把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深刻地理解道德的本质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意义,增强道德信念的强度与深度。

总之,青少年道德概念、道德评价和道德信念相互联系,共同反映着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道德概念的形成解决道德标准的掌握问题;道德评价的发展解决道德标准的运用问题;道德信念的确立解决对道德标准的信仰问题。由道德表象至道德信念的确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反复提高的过程。

(二)动之以情——激发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道德认识起着引导与深化的作用,有力地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同时它还对道德行为起着引发与支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原则性的行为,道德情感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在特定的情况下,它可以使人的整个身心都发动起来投入行动。

1.道德情感的形式

根据道德情感产生的原因,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之间的关系,可以把道德情感分为三种形式:

(1)直觉的道德情感。直觉的道德情感是指由情境直接引起、迅速发生的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体验尽管在个体身上出现最早,看上去似乎缺乏明显的自觉性,但实质上它是对已有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经验的直接反应,与人们过去在道德实践中受到的舆论影响及取得行为成败的经验有关,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它是最低级的。如见义勇为的行为,它正是过去道德认识、道德经验的直觉反应。

(2)形象性的道德情感。形象性的道德情感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道德形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道德情感体验,在于这些形象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如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及其光辉事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心灵上的激荡,产生深刻、久远的印象,成为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如:当儿童听了一个英雄事迹报告,或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他们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往往会激起儿童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有些形象则终生难忘;只要一想起这些形象,就会激励自己像他们那样不断进取,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3)伦理性的道德情感。伦理性的道德情感是指意识到社会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与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紧密联系的,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它是在许多道德经验、情感体验和一定的道德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概括性。由于这种情感体验建立在较深刻的道德认识基础上,因而比较稳定,对道德行为具有持久的动力作用。

2.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情感的途径与方法

(1)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激发青少年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人的道德情感水平常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高级的伦理性道德情感总是在个体掌握一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才形成的。教育者可以在讲授正面的道德品质时,用充满激情和赞扬的方式,激发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羡慕、向往的情感;在批评一些违反道德要求的行为时,用严厉的态度、否定的词语进行批评,使他们对这些行为产生厌恶、愤慨或羞愧的情感体验。

(2)以榜样示范引起青少年的共鸣,激发其道德情感。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现实的典型人物和实例对他们的道德情感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有力。教育者可以通过展示社会上的优秀人物或事例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共鸣,从而产生学习和模仿其行为的情感。

(3)通过美育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的教育实践。美育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美育可以“陶冶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所以教育者可以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的展现陶冶青少年的情操,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4)通过教育者的道德感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教育者对于青少年的真挚的、纯洁的、博大的爱会使青少年受到感染,形成一种感恩的心。在这种爱的温暖中成长的青少年也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品质。

(三)持之以恒——锻炼青少年的道德意志

青少年的道德意志是主观能动性在品德上的表现,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更是维持道德行为持久性的重要保证。一个人有了道德认识,是否会导致道德行为,或者有了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能否坚持这种方向行动,还取决于他们能否抵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使道德动机在内心冲突中战胜其他非道德动机、需要。青少年常常有明知故犯的现象,因此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十分重要。

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榜样的力量激发青少年意志锻炼的自觉性

优秀人物的品质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青少年喜欢模仿,特别是对于自己崇拜的偶像。教育者可以通过在青少年心目中树立他们的偶像,以此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以此为榜样,锻炼自身的道德意志。

2.以实践锻炼青少年的道德意志

实践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之一。教育者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组织青少年进行一些实际锻炼,使其通过克服一定的困难,实现自身意志的锻炼,养成良好的品德。

3.培养青少年的抗诱惑能力

苏联心理学家包诺维奇在《什么是意志》一文中指出:“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甚至可以说主要不是)以知道在某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和指导行为规则与准则为前提,而且必须使儿童愿意按某种方式去做。”教育者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以引起青少年内心的矛盾和意志上的紧张,并适当给予支持和帮助,使他们经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锻炼他们抗诱惑的能力。

(四)导之以行——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和动机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及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表现在说得怎么样,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做得怎么样。青少年经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有的学生讲哥们儿义气,出现为了同伴而隐瞒事实或者做坏事的现象。这时候教育者不仅要解决他们道德认知的不足,还要解决他们道德行为方式问题。青少年的道德行为还存在不稳定、易变的特点,要养成良好的品德还必须形成稳定的、持久的行为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

(1)提升青少年道德认识,使其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道德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需要运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自觉地练习才能形成,这是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教育者可以通过向青少年讲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使其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

(2)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3)使青少年了解自己行为的结果和练习进步情况,并及时对优良的道德行为给予强化。

(4)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

(5)及时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