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首因效应:不可忽视的第一印象

初次交往,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首先,要注重仪表风度,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不卑不亢,举止优雅,幽默大度,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首因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准确地把握它,就会给自己的事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第一印象左右对方的评价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首因”也可以说是第一印象,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对人们交往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要受认知者的情绪、特点以及认知情境的影响。初次见面时,对方的表情、体态、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形成了我们对对方的第一印象。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作用下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左右我们对他人的日后看法。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初次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是取信于人的出发点。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AB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道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者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者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个实验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它来帮助我们完成漂亮的自我推销:首先是面带微笑,这样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其次应使自己显得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准确,可对我们的推销总是有益处;然后使自己显得可爱可敬,这必须由我们的言谈、举止、礼仪等来完成;最后尽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在对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会左右对方未来很长时间对你的判断。第一印象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凭着第一印象就评价一个人的长与短,我们要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和观察。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要因为一时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了彼此的友谊。在人力资源的招聘过程中,招聘人员应该注意首因效应对招聘效果的影响。因为如果只是根据面试开始的几分钟甚至是面试前从资料中得到的印象,就对应聘者做出了是否录用的决定或者评价,有可能把优秀的人才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放走,也有可能招聘的人员因为第一印象而选定的人,根本就不适合岗位,不但浪费招聘成本,还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工作。因此,在交友、求职、谈判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首因效应,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对方,为日后的深交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重初次见面的机会

生活中也经常有一些原本很优秀的人才,因为某些原因没有给别人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险些与成功擦肩而过。

一天上午,小李赶到一家公司参加最后一轮应聘,主考官正是该公司的谢总。临到考试时间快要结束时,小李才满头大汗地赶到了应聘现场。谢总瞟了一眼坐在自己面前的小李,只见他大滴的汗珠子从额头上冒出来,满脸通红,上身穿一件红格子衬衣,加上满头乱糟糟的头发,给人一种疲疲沓沓的感觉。谢总仔细地打量了他一阵,疑惑地问道:“你是研究生毕业?”似乎对他的学历表示怀疑。小李很尴尬地点点头回答:“是的。”接着,心存疑虑的谢总向他提出了几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小李渐渐静下心来,回答得头头是道。最终,谢总经过再三考虑,总算决定录用小李。第二天,当小李第一次来上班时,谢总把小李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本来,在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我就不打算录用你,你知道为什么吗?”小李摇摇头。谢总接着说:“你满头冒汗,头发散乱,衣着不整,特别是你那件红格子衬衫,更是显得不伦不类的,不像个研究生,倒像个自由散漫的社会小青年。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太坏。要不是你后来在回答问题时很出色,你一定会被淘汰。”小李听罢,这才红着脸说明原因:“昨天我前来应聘时,在大街上看见有人遇上车祸,我就主动协助司机把伤员抬上出租车,并且和另外一个路人把伤员送去医院。从医院里出来,我发现自己的衣服沾了血迹,于是,我就回家去换衣服。不巧我的衣服还没干,我就把我二弟的一件衬衫穿来了。又因为耽误了时间,我就拼命地赶路,所以,时间虽然赶上了,却是一副狼狈相……”谢总这才点点头说:“难得你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不过,以后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千万要注意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啊!”小李的工作很出色,不出半年,就被升为业务主管,深得谢总的器重。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印象”相当重要。有时候,“第一印象”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甚至命运。当“第一印象”存进了面试者的大脑档案,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就很难改变。虽然我们也知道仅凭一次见面就给对方下结论为时过早,“首因效应”并不完全可靠,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错,但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会下意识地跟着“首因效应”的感觉走。因此求职者面试时对着装不可掉以轻心,但精心选择并不等于极端地求新求异。面试时的着装要有针对性,让考官能够辨析求职者本人同其所申请职位的吻合度。比如应聘金融行业的人,宜穿深色套装体现出专业和严谨;若是从事公关行业,在着装上可以适当体现出自己对时尚的敏感度;还有,求职者要注意鞋子是否干净等细节。我们在日常交往中,既要重视第一印象,要好好利用首因效应,通过制造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在第一时间打动别人,将自己最光彩的一面展现给陌生朋友。同时也要规避第一印象带来的错觉,不能仅凭一时的印象就对他人轻下结论。

近因效应:影响认知的新印象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时常因为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从而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心理学上将这种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远远大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这是因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对原来的印象逐渐淡忘,当有新信息进入视野时,容易对人们的感官产生新的刺激,从而形成最新的印象,直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判断。

利用近因效应,扭转不利局面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这种现象被称为“近因效应”,也称“新颖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近因效应现象。他分别描述吉姆的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并把被试者分为四个组,用四种顺序、四种方式向每组读这篇短文。洛钦斯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但是,洛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者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现实生活中,近因效应的心理现象相当普遍。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几条;在向大家介绍一个人时,前面讲了他的一些优点,接着就是缺点,人们往往对这个人的缺点印象更深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这个人的优点,这些都是近因效应的一种反映。

在人际交往中,大家都非常注重自己给别人的印象的好坏,尤其是注重第一印象。然而,近因效应对人际交往中印象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交往过程中最后接收到的信息往往会更改或是覆盖之前既有的信息,进而影响对他人印象的形成。所以,一个人给他人以好的印象并不难,难的是维护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已经形成的好印象。这就需要自己不断地努力,不做有损自己既有好的形象的事,以使自己给他人的近因效应与既往保持一致,或是更好。近因效应”的功能明确告诉我们:怒责之后莫忘安慰,就是俗话说的打一巴掌揉三揉”。例如,美国某职业棒球队的一位名投手,由于某一个后进球员犯了不该犯的失误,气得当场把棒球手套狠狠地摔在地上,然而在比赛之后,他还是拍拍那个后进球员的肩膀说:“不要难过,我知道你也尽了力,好好加油吧!”这是一句多么适时而得体的安慰话。我们可以利用近因效应改善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心理学研究证明,当近因效应形成后,如若进行延缓回忆,并在延缓期间加入干扰性的作业以防止复述,这种已经形成的近因效应便会减弱甚至消失。这就告诉我们当个体发生了错误,给他人以坏的近因效应后,只要我们处理的得当就有可能挽回印象的损失。

维系感情的最佳纽带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续期还是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非常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影响较大,而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有较大影响。在人际交往中,朋友之间难免有点小误会,有时产生误会的原因,并不是表面所看到的。朋友之间应该用心去交流,了解对方的难处、对方的心情,当对方心情不好的时候,应给予安慰,而不是以偏概全,因为一次小误会断送了友情。近因效应的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普遍。

小莉与小敏从小就在一起,从那时起,两个人就是好朋友,彼此非常了解,长大了两人还在一个单位上班。可是近一段时间小莉因家中琐事,心情十分不快,有时与小敏说话,动不动就发火,小敏认为小莉不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于是与她断绝了友谊。其实这就是近因效应在起副作用。有一天,小敏剪了一个新发型,她把一头蓄了几年的披肩长发剪成齐耳短发,剪完头发后,觉得一点都不像她理想中的模样,气得当时就跟理发师吵了一场,这不愉快的心情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班。有一个客户来找小敏,小敏当时还有些生气,其实小敏平时对客户是很有礼貌的,今天不知怎么就看那个客户不顺眼,差点跟他发火。这一幕被小莉看到了,马上过去给客户解释,打圆场。等客户走后,小莉和同事们都齐声称赞她的短发清爽、简洁。小敏都惊呆了,在这片赞扬声中,还对理发师产生的怨气,小敏顿时一股脑儿全消了,同时,也知道了自己误会了小莉,在小莉心情不好的时候没有给她安慰,还断绝了友情,自己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从此两个人又和好如初。

从这个事例我们看出朋友之间的负性近因效应,大多产生于交往中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误解时,其情绪多为激情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容易说出错话,做出错事,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凡事须加忍让,防止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明辨是非。近因效应又给了我们改变形象、弥补过错、重新来过的机会。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是个懂得心理学的政治家,他非常善于处理事务。他有一个习惯,如果接受了某团体的请愿,便不会送客;但如果不接受,就会客客气气地把客人送到门口,而且一一握手道别。田中角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那些没有达到目的的人不埋怨他。结果也如他所愿,那些请愿未得到接受的人,不但没有埋怨,反而会因受到他的礼遇而满怀感激地离去。田中角荣的做法很有道理,他运用的就是“近因效应”。田中角荣所擅长的,便是这种高明的心理战术。他送客,就是要让客人忘掉原来的失望,转而觉得荣幸。在与人初会的过程中,犯下了某种错误,或是表现平平的话,可以在分手之前,做一个良好的表现,以改变对方对你原来的印象。只要你的表现得体,不管原先的表现如何,都可以获得补救,甚至留下永生难忘的印象。近因效应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最后的一句话决定了整句话的调子。这就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时刻注意近期的表现,时刻注意保持已经树立起来的形象。在和老朋友的交往中,每一次交往都要认真对待,特别是每一次交往最后几分钟的音容笑貌,在朋友临别之际,给予他美好的祝福。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一次出格的行为,毁了多年培养起来的深情厚谊。由于是老朋友,就没有什么首因效应可言了,而到底哪一次交往能发生近因效应,却是无法预料的。只要有一次表现得有点异样或特别,那么过去的表现可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一笔勾销。因此,每一次交往都得小心行事,不能因为是老朋友就“忘乎所以”。

投射效应:切勿“以己论人”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

严于律己,客观待人

投射效应,就是“以己论人”,常常以为别人与自己具有同样的爱好、个性等,常常以为别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所想所思。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一般而言,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感情投射和缺乏认知客观性两种。感情投射者认为别人的喜好与自己相同,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对方,比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他人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喜欢高雅音乐的人对听流行音乐的年轻人嗤之以鼻,认为他们俗不可耐,根本不懂音乐。缺乏认知客观性者主观地将自己的认知当做客观的评判标准,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人或事物之上,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物都是美好的,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因为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别人做出的推测大都比较正确,但是,人与人之间毕竟有差异,如果胡乱地投射一番,就会出现错误。《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男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说:“寿、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能不欲,何邪?”尧说:“多男子则多惧,富贵则多事,长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辞。”人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寿”等基本的目标,也不能随意“投射”给任何人。我们应该知道,人与人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如果投射效应过于严重,总是以己度人,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