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1.二分法思维,害死你没商量

太多的人思考问题,存在太多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好即坏、非诚意即说谎的“二分法”倾向。其实更多的情况,宛如“钟摆”一样,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

我们要相信人性的复杂性,相信利益、利害关系比人品和承诺更可靠。不要过分琢磨别人是否在说谎。动态的利益和利害关系,影响着人们真实想法的变化。

各个利益相关方,会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利益诉求,对关键人的真实想法实施干扰,影响其对利益和利害关系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事情看起来确实非常复杂,但也并非没有破解之道。

复杂问题简单化,一方面要加强沟通,有些话要直接说透,以消除误解;另一方面要抓主流、抓关键,利用利益和利害关系的安排,使其意识到最大的利害关系所在。在明确认识到利害关系及其结构的情况下,人们基本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现代企业治理当中,某人主观意图如何,显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在拥有成千上万员工的企业中,推测相关人员的主观意图越来越困难,越来越不现实,而且可能会出现大量“误判”。这显然对公司治理不太有利,也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

现代企业管理都首先假设每一个人都坏到了极点,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毛病,然后通过利益结构和制度安排,来确保即使真的是坏人,在公司内部都没有办法干坏事。

在二分法和揣测的思维模式下,很多事情会越做越乱,最后还可能陷入激励对抗、恶性循环之中。只有在更精细把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可能研发出可行性相当强的制度和方法。

在企业治理过程中,不信任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何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利益及其制度安排,并通过这些东西,在制约别人的同时制约自己,提高每一个人犯错的难度。人性基本上是相通的,别人身上的一些问题,在自己身上也不同程度存在着。

2.基础思维框架——企业命运DNA密码

企业DNA这个概念的提出,已经有好多年历史了,但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在理论和实战界一直都众说纷纭,未形成定论。那些观点自然都有各自的立论基础,在这里我只阐明自己的一个看法——企业的理念和基础思维框架,是影响其发展的DNA。

当然,从终极意义上来讲,长远深度影响企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框架,还是主要来源于最初的创始人和后来的历届掌门人。这些基本理念和思维框架并不虚幻,而是由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具体模型组成的一个配套系统。每一个具体模型就是一个“碱基对”,他们整合起来就形成了影响企业长远生命历程的DNA密码。企业DNA一旦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具备自动生成、复制和进化的能力。

如同生物体的DNA—样,企业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框架,会进一步生成战略框架、商业模式和竞争策略,进而影响到发展路径的选择,以及每一项具体判断和决策行为。如果我们对企业在经营和市场竞争中的表现进行解析,最终都能从基本理念和思维框架中找到根源。

此种过程看上去很虚,其实内在关联性是实实在在的。譬如,企业创始人认为在经营过程中,就是应该尽量去除人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就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搭建框架并在众多具体问题点上进行创新,直至形成一种难以抗拒的惯性,科学化管理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如果太多强调人的独特性,相信精神力量和人品,过分强调活学活用、见招拆招,喜欢玩帝王之术和厚黑学,对技术、科学、理论、规律和制度比较排斥,认为是书生之见,自然容易遭受更多风险和不确定性,难以真正做大做强、永续经营,遑论百年老店。

企业DNA密码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同样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进化与变异。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企业DNA进行“测序”、“改造”及“转基因处理”,使得企业发展更趋于科学、健康和合理,从而大幅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历久弥新。

作为一种战略手段,我们非常有必要按照一套比较科学的模式,对企业DNA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其中问题,并做必要纠偏,使得企业“有机体”能够永葆青春。这种系统“体检”的周期,以3-5年时间较为适宜。

3.反者道之动,创新就是要反方向操作

个性化、独特性的创新方向,是标准化和模块化,解决了这个问题,很多东西就容易复制;标准化、程序化的创新方向,是个性化和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进步和升级。这个道理在工业化大生产,还有公司管理、培训中都比较适用。

我们在经验的复制中,在管理的创新中,就是要研发出大量的零部件、集成模块和流水线。戴尔电脑不就强调批量个性化定制概念吗?!这个理念,目前在高端一些的服装和家具企业应用的比较多。

在两个极端之间做精细和系统的思考,并辅以太极六十四卦图的模型去理解和掌握,很多困惑都能迎刃而解,实践中也能更好地把握一些事情。类似的思维还有抽象的东西,形象化理解;形象的东西,抽象化理解;混沌的东西,提炼模型。

具有颠覆意义的创新,往往就出现在常规的相反方向之上。尽管在反方向未必能够找到出路,但我们还是可以抱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从中寻找更多现实可能性。长期坚持下去,在一些点上找到突破,并不是什么难事。一旦某个点上形成突破,就会产生一系列对整个方向都非常有利的连锁反应,直至远远超出我们最初的设想。

4.守正出奇,顺势随缘——笑傲商海的至高境界

一个人在商场中的事业究竟能做多大,受到许许多多客观条件的制约。你的理想也许很高,你的野心也许很大,你的手段也许很高明,但往往受制于环境,未必能如愿以偿。且客观效果如何,并不能完全代表你内在的经商境界。

优良的经商境界,也许并不能帮你完全实现理想,但它可以助你在各种客观条件下,事业达到尽可能最佳的状态。这个状态究竟是什么呢?是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非也!我的一个朋友就将其概括为八个字一“守正,出奇,顺势,随缘”,这也是他禅悟的结晶。

我们搏击商海,最为关键的还是要踏踏实实做事,通过系统配套的正规路径及手段,将基本功打扎实。如此一来,自然会产生相当的竞争力。当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时,也会产生强大的免疫力,能够经得起各种细菌和病毒的考验,事业才走的更长更远,得以永续。

创新、方法、技巧与诀窍,更多是建立在扎实基本功基础上的。倘若基本功达不到一定程度,这些都是奢谈。“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虽然很多时候效果异常明显,但却难以代替“正”字本身。纯粹为了出奇而出奇,很容易使自己在商海中迷失方向、走火人魔。

数学学得好的人都知道,当你基本功系统扎实之后,所谓出奇,根本不用刻意而为,基本能够心随意动、挥洒自如。各种奇招,皆能从基本功当中找到支撑依据。当然,守正也未必能出奇,还需要我们在这个方向上不断探索和努力。守正而不出奇,慢慢就变成了呆板和迂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适应力和成长速度都会大打折扣。

受种种条件制约,我们的理想实现起来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根本无法准确预料自己能走多高多远,更为现实的选择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在现有情况下向前更进一步,顺势而为,抓住眼前一切比较现实的机会,推动着事业不断前进。

别小看这种点点滴滴的进步,如果有幸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事业自然会发展到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这是“水”的意象和品质,看上去柔弱无比,实际上无孔不入、无坚不摧,化平凡为神奇,聚集起来还能翻江倒海、汹涌澎湃,形成一种难以抗拒的气势。

也许你各方面功课都做得非常到位,但目标达成仍然还是一种概率,只不过这种概率很高而已,并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此间概率也许就是上帝发挥作用的空间。站在个人角度,你充其量只能把握主观和内在的一些东西,结果如何还要看缘分。

世上存在着太多有缘无分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空留那么多遗憾。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尽最大努力争取,但绝不能强求。倘若强求,除了不能达成目标之外,还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资源,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心浮气躁、失去理性,长此以往,要么消沉,要么疯狂。

随缘是一种平和淡然的心态,能消除恐惧、急躁和彷徨等不良情绪,帮助你处于一种理性的状态之中。当然,随缘也容易演变成放任自流、不思进取的一种被动消极心态。这就需要积极主动的进攻心态来修正和匡复,达到某种健康平衡之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这八个字是一个有机体,只有当融为一体之时,才算得上笑傲商海的至高境界。四个导向割裂开来,都容易出现问题。在此八字格局当中,“守正”是基础,“出奇”是手段,“顺势”是方法,而“随缘”即为心态。四词八字融为一体,方显商道禅悟神奇。

5.“点—线—面—网”,玄妙入微的思维结构

大致上来说,“点思维”就是看问题的立足点放在了某几个具体的问题点上;“线思维”就是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脉络看待问题,能够以联想、类比、对比的方式去考虑问题;“面思维”就是考虑问题是基于某一领域、某一专业和某一部门的角度进行的;而“立体网状思维”是指能够站在全局和整体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善于协调、平衡和统筹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如果将这四种思维放在一个企业内部,基本上分别对应着基层人员、主管、部门总监以及CEO或者老板。在此种对应体系下,似乎这四种思维存在着高下优劣之别,其实这只是在发展阶段或者是企业内部位阶而言的,并不代表完全意义上的高下优劣。

在某几个点上,点思维可能比线思维更专业和正确;在某几个方向上,线思维要比面思维更专业和正确;在某几个层面和截面上,面思维要比立体网状思维更正确。但从统御角度来讲,确实存在立体网状思维统御面思维,面思维统御线思维,线思维统御点思维的关系。

这四种思维由于专业性以及关注角度和方向不同而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实际上谁也不能完全代替谁,用其中任何一种思维完全否定另外几种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思维。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种思维在企业层级上越位同样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换个角度来说,专家或部门经理的思维模式更趋向于“面思维”,而老板或!20的思维模式更趋向于“立体网状思维”。社会上常有这样的抱怨,那些咨询公司的专家们都只是纸上谈兵,如果让他们到企业操盘,他们的水平连很多小老板都赶不上,那些所谓的专家们根本就没什么用处,基本上都和骗子差不多。

然而专家之所以称得上专家,是因为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思维缜密、见解独到、深厚沉淀、厚积薄发,具有超出寻常的专业素养,他们对自己所属领域的把握无疑更为全面、更为深刻和更为到位。我们也不能就此夸大专家的作用,其作用也仅限于他们擅长的领域。

作为一个合格的老板或CEO及操盘手,并不需要在企业管理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领域都了解地非常透彻,只需对各个领域均有一定了解即可,对他们要求更高的,是全局和整体性观念,沟通、驾驭、协调和决策能力。但老板或CEO及操盘者都不可能是全面手,总存在一些较弱的领域,需要借助各类专家们的专业素养来弥补。

对于专家而言,他们在很多其他方面存在太多的空白领域,专家们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操盘手,还必须得在别的方面补课,需要更多的历练和准备,有意识、积极主动地使自己的思维模式从面思维向立体网状思维过渡,没有这个较长的衔接过程,直接进人角色,失败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