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6节 早期的“三面凸出式”戏台

元代后,天津漕运日益发达,民间酬神演出逐渐频繁起来。这时的演出场所,除大量的原始土台外,已出现了戏台。

最早的戏台是三面凸出式,无论是宫廷中的舞台、民间城镇里茶园的舞台,或者是乡间庙会演戏的“草台子”,都是这个样式。后台为化妆室,池座设方桌、椅子及条凳;台前没有大幕,台前台后用一层帷幕做遮挡,名曰“守旧”;两旁是“出将”“入相”的上下场门。在台上最后方正中“守旧”前,摆着一张长方形的场面桌,文、武场面分坐桌子左右。文场五人,是吹奏乐器的,包括笛、笙、唢呐、二胡;武场四人,是打击乐器,包括鼓板、小锣、铙钹、大锣。这几位场面人,有时还要兼操别的乐器。鼓板吹笙兼堂鼓,小锣兼堂鼓,大锣兼镲,吹笛的要兼齐钹,两个吹唢呐的,一人兼海笛、三弦,武戏开打时兼堂鼓,一人兼吹笙或提琴。文武场面也是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长期给杨宝森伴奏的琴师杨宝忠,精彩、高难度的伴奏常博得台下的满堂彩,为演出增光添彩。由于武场伴奏的声音过大,不但影响演员演出,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也使前排听众听不清唱词,所以后来就将武场放在了守旧的后面。

戏台上,台前设有矮栏杆,在台上方还安装着铁栏杆,以备演武丑戏时使用。当年武丑张黑演《杨香武三盗九龙杯》《连环套盗双钩》等戏时,从后台一出来,就很轻快地腾空蹿上铁栏杆,在上面表演各种偷盗动作,以示有蹿房越脊的功夫。可惜这种特技早已绝迹。在顶棚当中有一块八角形天井,在演出《南天门》《六月雪》等有下雪戏时,从天井往下撒白纸屑,表示下雪的景象。

席棚是最简单的戏台,是用木板、竿子和苇席临时搭起来的,很不牢固。有时戏台上人多了,就会把台压坏,特别是台上木板一旦塌陷,演员就会掉下去。冬天戏台棚子四处透风,演员在台上冻得打战,有时连演员头上贴的片子都结了冰。虽然在后台也烧上一大盆火,但仍起不了多大作用。

天津最早的戏台是天后宫戏台。它始建于明代,是三面敞开式的台子,观众可从前、左、右三方看戏,后来,左右两侧封闭,形成镜框式戏台。舞台是木结构楼台式建筑,坐东朝西,东通海河,西向宫前广场,前后台相连,上是舞台,下为通衢,可过马车。台面、台顶均为木板,顶棚中央有一个六角形的透音孔,前台南北两侧各有一小门,北侧是上场门,门额题“扬风”;南侧是下场门,门额书“讫雅”。台口前脸两侧明柱,书有抱柱对联:望海阔天空千帆迎晓日;喜风轻云淡百戏祝丰年。台面天幕正中,镶六角形雕花透窗,窗额悬一黄地绿字横匾:“乐奉钧天”。

戏楼是酬神的主要场所,平时有远航船队平安归航,都要在此举行酬谢天后娘娘的演出。在每年旧历三月二十三即天后诞辰日那天,酬神演出达到高潮。上午要演三出祝寿戏,最让人感兴趣的当数《八仙庆寿》,八仙唱完祝寿歌后,老寿星便将手中大寿桃的机关悄悄打开,顿时许多拴着红绿绸子的小鸟,便从盒子里飞上天空,名曰“百鸟朝凤”。清光绪年间,谭鑫培、王长林、龚云甫等京剧名角均在此演出过。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天津,戏楼便告闲置。

坐落在南门里大街的广东会馆戏楼,以其独特而科学的建筑设计享誉全国。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破土动工,历时三年建成。舞台为伸出式,台深10米、宽8米。观众可从三面看戏。台下设散座,可容500余人。舞台对面和楼上东、西两部设10个包厢,可容200余人。戏楼和舞台均为木结构、木装修。舞台正中悬一横匾,上书“熏风南来”四个大字。舞台顶端用百余根变形斗拱堆砌接榫,螺旋而上,构成“鸡笼式”藻井,也称“螺旋回音罩”,音响效果极佳。这座戏楼是全国硕果仅存的比较完整的古典式剧场。杨小楼、梅兰芳、孙菊仙等诸多京剧名家都曾在此演出。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