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周王室内乱,晋文公出兵相助,帮助周襄王平定内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尊王。这一次事件之后,晋文公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晋国的实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当时的天下形势,是楚国一头独大,在这种情况下,晋国和楚国之间,就产生了冲突,两国之间的一场大战,已经是一触即发,那么,晋楚两国,谁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呢?

  

  晋文公尊王,确立了自己的威信,在这个之后,他就有点儿高兴得过了头,于是提出来了一个要求——请隧。

  

  周襄王当时听了这个话以后,略作沉吟说:我不能给你,抱歉,叔父!周王见同姓诸侯都叫叔父,老亲戚,说这是我们周家的法度。为什么?如果您将来打一份天下出来,那没问题,你晋国就在国之外有乡,在乡之外有野,有隧,野就是隧。而现在王畿千里之内,我再划给你个隧,那就等于说,你是我们的国中之国,你跟我是一样的,我作为周王,我不能向祖宗交待。这个事我办不了。话说得很委婉,但态度很强硬,很坚定,给了晋文公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碰。

  

  周襄王也很明白,反正今天不出点儿血是不行了,都提出这种要求来了!他说:这样吧,叔父,我把我下边所属的阳樊、有温、有原等八个邑给你吧。这些地方,住的都是些有头有脸、有根底的人,属于王的直属地范围。周王不给隧,给晋文公土地,这就是名分问题,名分很重要,虽然不给隧,但是相应的,给你不少很好的土地。这样,晋文公也总算是把面子找回来了。

  

  晋文公得了这些土地的许诺后,丝毫不耽误,马上去接收这些城池。可是,麻烦来了,阳樊这个地方,离着都城很近,现在等于由中央归了地方,这些老贵族,肯定接受不了,他们拒绝晋文公的接收。

  

  原来晋文公满心欢喜,来捡元宝,没想到这里的人不让捡,当时把脸拉下来了,不让捡好办,那就把阳樊围起来,管你什么老皇亲、新皇亲,再不投降、再不服从就大开杀戒!这个时候,城上站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叫苍葛,古书中经常有这样的人物,他一闪,把光彩放出去,就完了,这个人再也不提了。苍葛登上城头对晋人大喊:晋国的君主,你拥护周王,我们赞成你,可是你收我们的土地,我们不知道你什么政策,你现在动刀动枪,是不是要把这儿的这些人都变成战俘?我告诉你,这儿的人不是周王的外亲、就是周王的内亲,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一喊,就把理讲透彻了,这儿的人都不是外人,都是周家的亲戚,你不是尊王吗?你来动刀动枪,就是不对。重耳这个人的心地不一定怎么样,但是耳朵管用,只要话说得有道理,他就能听,苍葛讲的就是道义,这很重要,道义是一种力量。

  

  晋文公就说:这个人是个君子!算了,撤掉兵马。可撤掉兵马还得接收城邑,但是做法变得宽松了,把城门打开,愿意留的留,愿意走的走。这样,阳樊人一看晋文公还挺有道义的,就答应让他接收了。总之,晋文公不做太不占理的事情,这是他的一个尺度。

  

  收阳樊之后,马上下一个就收有原。没想到,收有原遭到的抵抗,比阳樊还厉害。有原的老百姓,干脆组织起来了,全都拿起家伙上了城头了。晋文公本来没想到这么困难,阳樊那里不是也收下来了吗?所以他思想准备不足,带军队出来时,他跟军队的将士说,三天就解决问题,三天后就可以放你们回家了,所以他们也只带了三天的干粮。可现在遇到有原的老百姓在城头上反抗,眼看三天的期限就要到了,之前说的三天放将士回家的话,还算不算数?他觉得如果失信于自己的军队,损失比接受不来有原要大,于是就下定了决心——说三天就三天。

  

  正当重耳准备撤军的时候,到城中刺探情况的谍报人员回来了,见君主撤兵,就劝说:现在城里边的老百姓心里已经在打鼓了,有人提出干脆学阳樊,投降得了。他们正在商量,您且慢,再等一天半天,形势就会好转。重耳说:我既然对我的老百姓和将士说了三天,那就是三天,撤退!于是晋军就回撤了,走了几十里路,有原的老百姓一看,晋文公对他的百姓是说话算话的,那他对别人说话也会算话。于是,他们也就投降了。

  

  史书记载这件事情,是对晋文公高度赞美的,不过,这个史书是晋国人的史书。总而言之,通过内政的改革、尊王、扩张土地,晋国的霸业基础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打下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