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科扎克教育语录

了解孩子,先要了解自己

没有哪本书或是哪个医生能够取代一个人敏锐的思考和细致的观察。那些带有自己的既定方案的书籍,已经使我们的想象力变得迟钝,使我们的心智变得懒散。按照别人的经验、研究和观点生活,我们已经失去了自信,不会自己观察事物。

父母不能只从书本中得到知识,而应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读的书才会有些许附加价值;现在这本书也一样,如果它已经成功地把这个理念带入了家庭,就完成了既定的任务。

如果你想了解孩子,那么就要先了解自己。在你试图描述孩子的权利与义务之前,先要明白你自己有能力做什么。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认识到,你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你必须先了解自己,教育好自己。

爱今天的他,尊重明天的他

“他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家长们焦急地问。他们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好。家长们梦想着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个完美的人。

我们懒惰,所以疏于发现当下的美好。“孩子现在还不是真正的大人,他以后才会长大成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将来会明白的;孩子现在什么都不会,但是会学会的”,这个基本理念,让我们永远活在一种期待状态中。

为了明天的缘故,我们没能去尊重今天让他高兴、悲伤、惊奇、生气、感兴趣的东西;为了明天的缘故,我们偷走了他人生的很多年。

当我靠近一个孩子的时候,我有两种感觉:爱他今天的样子,尊重他将会成为的样子。

孩子不应该是明天的人,而应该是今天的、当下的人。他们有权受到重视,得到亲切和尊重的对待。不管他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应该得到允许;他们每个人体内那个未知的人,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请尊重——不用多么谦卑——纯洁、美好、蓬勃而又神圣的孩子。

大人应该屈膝,蹲下来

人们总有这样一种感觉:任何大个的东西都比小的更有价值。

“我很大。”孩子站在桌子上,高兴地宣布,“我比你高。”他骄傲地宣告,比较着自己和一个朋友的高度。

踮着脚尖还够不着东西,这是让人厌恶的事情;孩子小小的步伐跟不上大人的脚步,而且不知为何大玻璃杯总是从他的小手中滑出去。他发现自己很难抓住门把手,很难朝窗外看——一切看起来都太高了。在人群里,没有人注意到他,他的视线被挡住,人们不停地撞到他。不,所有这一切都不太好,身材太矮真是一件麻烦事。

个头大、占空间更多的一切,都受到尊重和羡慕。在所有的事物当中,让每个人都印象深刻的是:大都市、高耸的山或高大的树。

儿童个头小、重量轻,而且人数也比成人少。我们应该屈膝,蹲下来,跟他一样高。

爱孩子是为了得到回报吗?

地球因为太阳的照耀而感激它吗?种子萌发长成大树,大树感激种子吗?夜莺唱歌是 给妈妈听,感激她过去常用自己胸前的羽毛给他取暖吗?你用过去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的一切,是送给孩子作礼物?或者你只是借给他,以后还会要回来,所以还要仔细地把一切记录下来,并且计算好应付的利息?

爱是你用来要求回报的恩赐吗?

我们已经给孩子们穿好童年的制服,我们相信:他们爱我们,也尊重并且信任我们;他们天真、真诚,而且感激我们。一想到我们为他们所做的所有牺牲,我们就感动得落泪。对孩子们来说,要靠请求、迷人的微笑、亲吻、玩笑和顺从才能得到东西。他们向我们让步才能从我们手中得到点什么。偶尔,他们很巧妙地让我们知道他们也有特定的权利。有时候,他们靠折磨我们强要东西,其他时候他们会公然地问道:“给我什么回报?”

我们轻视孩子,因为他不懂成年人生活的艰辛和复杂,不知道我们一阵阵的兴奋、沮丧或者厌烦是因何而来,他也不懂什么事情会破坏我们心灵的宁静,让我们心情不好。他意识不到成年人所遭受的挫折和失败。

他以为生活就是简单明了的:有爸爸妈妈;他们挣钱,买东西。他不知道人永远都在忙于保护属于自己的东西,努力得到更多的财产。我愿意在此提到父母间的爱。如果没有这种爱,孩子确实很少能感觉到;但是如果存在,他就会汲取这种爱。

把孩子当成外国人

孩子必须被看做是一个外国人——他不会说我们的语言,对于我们的法律和习俗也一无所知。偶尔他喜欢自己去观光,当他迷路了就会询问信息和建议。他需要一个向导,礼貌而又耐心地回答他的问题。我们要用尊重对待他的无知。

孩子的思想跟成年人的相比,并不是更有限或者更低级,只是不一样而已。儿童用感情而不是理性来思考。这就是为什么跟儿童沟通会那么复杂,要知道跟儿童交谈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儿童是诚实的。他不回答的时候,就是回答了。因为他不想说谎,但又不能说实话。有时候,沉默是表达诚实的最高级形式。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可怕的事情,但最糟糕的就是一个孩子害怕他的父亲、母亲或老师。他对他们心存畏惧,而不是爱与信任。

如果一个孩子信任你,把他的秘密告诉了你,那么你要懂得感恩。因为,他的信任就是最高的奖赏。

 孩子口袋和抽屉里有什么东西?

成年人经常不情不愿地瞥一眼孩子口袋和抽屉里的东西。在那里你几乎可以看到所有东西,包括图片、明信片、绳子、钉子、鹅卵石、珠子、彩色玻璃碎片、邮票、鸟的羽毛、松果、缎带、汽车票,还有早就不见了的东西剩下的残碎。每个小东西都有自己的历史。这些东西可能是对旧事的纪念,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渴望:

一个贝壳可能代表一个去海边旅行的梦想。一把螺丝刀加上几截电线,是飞机和飞翔的梦。娃娃的一只眼睛——那娃娃坏了很久了,是对远逝旧爱的唯一纪念。

不幸的是,有时因为生气或是心情不好,感觉迟钝的成年人就把这些宝贝拢成一堆给扔掉,嫌它们会把口袋弄破或者把抽屉塞满。这样对待别人的财产,是多么无情啊!你如何还能期望孩子尊重任何事物或任何人呢?最终丢进垃圾箱的,不是一些碎纸片,而是孩子珍贵的财产和对美好生活的梦想。

成人不把孩子当回事儿

孩子在物质上的匮乏和对成人的依赖,把成人与孩子的关系给毁了。成人生活艰难和复杂,在孩子的想象中,生活是简单而又直接的:有爸爸和妈妈;爸爸工作挣钱,妈妈负责买东西。

没有物质上的烦恼,不会受到强烈的诱惑和打击,孩子什么都不懂,也不会判断。成人只要看他一眼就知道他想干什么;立刻就能看穿他。不用调查,我们就能发觉到他那笨拙的小伎俩。或者说,我们只是自欺欺人地认为儿童只不过是我们希望的样子?

世界上还有很多的痛苦和不幸。孩子的怀疑和担心,似乎是不值得关心的。我们不把孩子当回事儿,因为他前面的人生还很长。

孩子不是出气筒

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刺鼻的尿布味儿和刺耳的哭叫声,简直就成了婚姻的枷锁,不停地嘎嘎作响。接下来就是无法交流的烦恼,我们不得不想象、猜测他是怎么回事。

他终于会走路、说话——却开始碍事了,什么东西都要摸一摸,每个角落都要看一看。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碍手碍脚,让人心烦意乱——这个懒洋洋的“小邋遢”、捣蛋鬼。他搞破坏,跟我们合情合理的意愿作对。只有他自己满意的东西,他才需要和接受。

不要小看这些日常琐事——我们对孩子的不满就是这样日积月累起来的:他们总在凌晨一两点就醒来不睡了;他们把报纸揉得乱七八糟;衣服弄上污点儿,在墙纸上留下脏印儿;弄湿地毯,打碎眼镜或者珍贵的花瓶;对了,还有他们生病看医生的账单。

我们想让他睡觉或吃饭的时候,他偏不;我们不想让他睡觉或吃饭了,他偏要;我们觉得能把他逗笑的事情却把他吓得哇哇大哭起来。他还娇弱得很,稍微疏忽一点点,他就要生病了,说不定什么麻烦等着你呢。如果父母有一个原谅他了,另一个反倒责备、唠叨得更欢了。除了妈妈的意见,爸爸、护士、保姆、隔壁的女人都对孩子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谁都可能不顾妈妈的反对——甚至是在背地里——对孩子做出惩罚。

学校的教育

学校代替我们教育和培养孩子。孩子得到加倍的照料,责任感也增加了;而意见分歧的权威发生了冲突。孩子的各种缺点开始表现出来。

家长能够彻底原谅孩子的错误,很明显,他们的宽容源自对孩子的愧疚感——是他们给了孩子生命,是他们犯了错误导致孩子出了问题。

老师很少让学生感到包容原谅的宽慰,更多却是万丈怒火的烧灼之痛:他对学生漠不关心,不信任,充满怀疑;他暗中监视他的学生们,冷不防地抓住他们,训斥、指责并惩罚他们;他寻找适宜的办法提防他们;他越来越频繁地对学生强加限制,实行残暴的强迫手段;学生为了整洁地写好一页纸或者哪怕为了上好一节课所付出的努力,他感觉不到;他只是冷冰冰地断言:没指望了。

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困惑与焦虑:为什么有时候最值得信任的孩子会让老师失望呢?为什么特定的群体会突然爆发不守规矩的行为?——虽然这样的事情的确为数不多。

我坚持不懈地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逐渐形成了以下这些想法:

(1)如果老师强迫每个孩子都成为一个模式——那他就会犯很大的错误;有些学生会假装遵循他的原则,而另一些会真诚地听从他的建议——但只是一时而已。当孩子的真实自我表现出来的时候,不仅是老师,就是学生自己也肯定会受到伤害。孩子越是努力地假装要屈从于老师的影响,他的反应就越强烈。一旦孩子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意图,他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也就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这是多么重要的教训啊。

(2)孩子感觉到跟老师的隔绝和孤立之后,就会付出很大努力去赢得自己同伴的友爱——他们迫切地愿意接受他的转变。所以,那个孩子并不是突然变坏了;相反,他是理解得很透彻之后发生了改变。

(3)我在一本训练动物的书上发现了下面的解释——我不隐瞒这个来源:狮子生气的时候并不危险,但是当它顽皮嬉闹,渴望去撒欢的时候就危险了;一群孩子就像狮子一样强壮……看来,我们不仅要从心理学中找答案,还要从医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历史、诗歌、犯罪学中,甚至从祈祷书和动物训练手册中学习更多的知识。真是“生命短暂,艺术无限”啊。

(4)我渐渐明白了一个目前最好的说法——但还不是最终解释——儿童会沉醉在新鲜空气中,就像成年人会沉醉在酒精中一样。兴奋、失控、不顾一切、眼花缭乱;他的反应会是:困惑、哽咽欲泣、想要呕吐的感觉,还会有内疚感。我自己的观察是准确的——这是临床经验。即使是最稳重的人,也可能醉倒。不要指责:这种显然很幼稚的陶醉,能够唤起尊重和感动;它不会令我们疏远和分离,反而会使我们更亲密,把我们联结在一起。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