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最后的呐喊声

欲变世界,先变其身。

一天,一位瘦弱的印度人坐上火车,他一不小心竟然把自己的一只鞋子掉在铁轨上。此时,火车已经启动了,他不可能下去捡那只鞋子。旁边的人都摇着头为之惋惜。但是,奇怪的事发生了,丢鞋子的印度人竟然弯下身子,把另一只鞋子也脱了下来,扔出窗外。身边的一位乘客很惊奇地问:“先生,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位瘦弱的印度人笑了笑,慈祥地回答道:“这样的话,捡到鞋子的穷人就会有一双完好的鞋子了。”这位瘦弱的印度人就是这篇小传记的主角,被印度人民称为“圣雄”和“国父”的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为人格平等而战

1869年,甘地出生于印度的一个贵族家庭,按照当时的习俗他13岁就已结婚。1888年9月,19岁的甘地乘船远赴英国,三年之后他成为一名律师。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刚刚学成归国的甘地就转战去了南非。南非有很多印度同胞,但是在异国的他们却没有平等的地位,而是时常遭到白人虐待,只有极少数的人拥有最起码的选举权。

在外出旅行的过程中,由于坚持要坐白人的座位,甘地曾先后两次被人从一列火车和一辆邮车上扔了下去。这些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让甘地大为震惊,为让印度人得到公平的待遇,他积极联合自己在南非的同胞开展维权运动,组织他的追随者和南非铁路工人一起罢工,同时举行大规模的游行活动。

在罢工和游行示威运动中,很多印度人被捕。此时,甘地并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把被捕者的家属聚集起来,想方设法为他们建立起一个拥有一千一百亩土地的农庄,让这些家属在那里过着一种简朴而有序的生活,同时也继续着自己的“非暴力”维权运动。在甘地持续不断地努力下,1914年南非政府被迫允诺减少对印度人的歧视,在南非的印度人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权利。

在南非的那些年里,甘地认真研读印度的本土文化,从《薄伽梵歌》中得到了重要的启示。同时他还认真阅读托尔斯泰和卢梭的作品,将托尔斯泰的“灵魂自救”和卢梭的“非暴力不服从”融为一体;他在南非的这些实践和反思促成了“甘地主义”的形成,为他回国后领导印度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为民族独立而战

1915年,甘地从南非返回印度,被誉为英雄。回国当年,甘地就建立了一个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抵抗基地。他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等思想和信念教育青年,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抵抗方式迫使英国赐予印度所希望的独立。

从1920年到“二战”时期,甘地先后三次领导印度人民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反抗英国的统治。“二战”结束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是通过自食其力来抵制英国的货物。英国人垄断布匹,借以压榨胁迫印度人民,甘地就鼓励大家自己动手纺织布匹做衣服。英国人垄断食盐,甘地就带着成千上万的印度人向海滨进军,目的就是为了生产一点食盐。

甘地认为,印度人民可以吃不饱、穿不暖,但是绝不能忍受民族的压迫。甘地有着纯正的灵魂和极具感染力的演讲能力,他是那种随时随地都能点燃大家情绪,让人去做正确事情的纯净而富有激情的人物。

甘地在鼓励人们采取这种和平斗争方式的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亲自纺织。如今,提到甘地,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苦行僧式的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黝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的纺织机,一有空就纺起线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一群群信徒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甘地的这种反抗形式避免了印度人民的流血牺牲,但是却给他自己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牢狱之灾。而对此,他丝毫都未觉得委屈。这取决于他那圣人般的信仰。甘地曾说:“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正因如此,他“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给印度人民带来独立,同时也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会让世界最终盲目。”

为人间公正而战

《蒙巴顿方案》让印、巴两国获得独立,但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伴随印、巴独立而来的是印、巴两地激烈的宗教冲突。身为印度教徒的甘地主张摒弃宗教分歧,各个教派应本着平等、仁爱的思想共荣共存。可是这只是甘地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绝非如此。

1947年8月底,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爆发了严重的宗教冲突,12个县的人民都在血泊中挣扎。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有着同样严重的宗教分歧的加尔各答,也将面临着类似流血事件,但是让人们惊奇的是加尔各答此时却十分的宁静,原因就是甘地身在加尔各答。

此时的甘地已非印度国大党成员,也非政府官员,而是一位有着博爱精神、万众敬仰的自由人。在加尔各答,甘地带领着民众一块儿祈祷,祈祷印度永远祥和,各个教派和平共处。参加祈祷会的一开始只有1万人,逐渐变成10万人,后来又增加至50万人,最终多达100万人。

在一个宗教狂人的国度里,当百万信徒聚在一起聆听一种声音,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当时《伦敦时报》这样评论:“这座城市是印度的奇观。”

蒙巴顿也从新德里致函甘地,称他功德无量:“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我们有一支由5.5万名士兵组成的别动队,他们被大规模的暴乱弄得一筹莫展,在加尔各答我们的干预部队只有一个人,那里却没有发生任何暴乱。”

但是,好景不长,最终加尔各答还是爆发了严重的宗教冲突。狂热的印度教分子开始疯狂地打杀伊斯兰教徒。面对此情此景,这位致力于非暴力理想,业已78岁的老人悲痛万分,为了让加尔各答恢复理智,拯救无辜的民众,甘地只好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他对外发表声明,决定绝食,直至暴乱停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甘地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人们听说甘地绝食后,纷纷派代表前来探望,请求他停止绝食。甘地所居住的海达利寓所人流不断,他们像担忧自己的父母一样急切地关注甘地的健康状况。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走到一起,在暴行肆虐的贫民区游行,呼吁恢复秩序与平静,整个加尔各答都因甘地健康情况不断恶化而沉浸在焦虑与悔恨中。

终于,甘地绝食后的第三天中午,27名宗教狂热分子来到海达利寓所,在甘地面前承认自己的罪恶活动,当晚全城恢复了平静。随后,印度教、锡克教和穆斯林教的显要人物起草了一项共同声明,保证阻止宗教仇恨再起。甘地的绝食斗争在加尔各答取得了胜利,正义战胜了邪恶。

在加尔各答胜利之后,他准备去旁遮普,但是新德里政府要员强烈请求他留在那里,解决那儿更严重、更复杂的冲突事件。甘地这次同样采取绝食的办法,他要求新德里各教派恢复理性,要求政府公平公正,兑现承诺。

这次绝食时间长达六天,相关人员都在甘地停止绝食的七项声明上面签了字。甘地认为:“最大的错误观点莫过于认为印度只属于印度教徒,或认为巴基斯坦只属于穆斯林。”

甘地在新德里取得成功之后又萌生更伟大的计划,他想徒步穿越因冲突而血沫四溅、伤痕累累的旁遮普大地,沿着难民逃亡的大道一步步走向巴基斯坦。如果甘地的这一计划得以实现,那么今日的印、巴两国应该是另一个别有洞天的世界了。可惜的是,这位为民族独立、人间公正而奋斗大半生的“圣雄”,却在1948年1月30日在新德里做晚祷时被印度教极右分子杀害。然而,“圣雄”甘地的光芒影响至今。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