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军史乡土 > 大谋略家 张良:教你全身而退的智慧 > 第 4 章 在时代乱局中,为理想找个出口
第3节 走马起事,不冷静和太冷静都成不了大事

听见张良还说要等待,项伯脸上的表情似乎僵硬住了,半晌也没说话。

看见自己这位兄弟如是失望,张良纵然再有修为,也于心不忍。为了安抚下他的情绪,也为了落实自己考虑的计划,他想了想继续说道:“不过,想要下水,过于胆小怕事也不是好事。现在,倒也可以着手准备了。”

项伯的表情这才舒缓起来,他说:“是不是要招兵买马,打造兵器?”

张良差点被他这样的“高瞻远瞩”给气笑了:“这样做,还不用举起义旗,恐怕就会被官府知晓了。不妨如此这番……”

项伯听完以后,连连点头,并且直埋怨张良没有早点透露出这样的好计策。

第二天,项伯和几个朋友,开始在城外的空地上,围起一圈空地,招人前来比武摔角,如果有人能胜了项伯,立即可以取走赏金五百钱。听说这个消息,整个下邳城的年轻人都心思浮动起来。

在下邳一带,本来就有着习武健身的传统,青年人们在农忙之余,更是喜欢摔角赌赛为乐。在那个缺乏文化娱乐生活的时代,即使是官府,也不大好干涉这种流传了数百年的民间风俗。加上这一次项伯给出的赏金分明比惯例要高得多,让众人动心不已也就相当正常。

短短几天之内。来比赛的人络绎不绝,有人进了圈子和项伯一交手就被摔倒在地,也有人可以勉强对付几个回合,但终究不是将门之后项伯的对手。但有趣的是,越是没人能拿到那五百钱,场地外围观报名的人就越多。

又过了几天,项伯声明,虽然大家拿不到赏金,但如果愿意,自己可以教授众人习武健身,保卫田园,不用任何学费。听说有这样的好事,围观的年轻人纷纷报名,项伯倒也仔细,从他们中间挑选了上百最精悍、意志最坚决的人,开始传授基本的格斗诀窍。到了晚间,则带人陆续去张良那里,大家纵论天下大事。

两个月后,练武的年轻人开始有了明确的秩序,他们的行动变得整齐划一、听从号令,精神风貌也变得更为上进。不过,这种变化是相当微妙的,官府中的吏员们已经忙乱不堪、根本没有时间来理睬这样的变化,而普通的百姓们更是不会过来主动打听。

这天傍晚,张良第一次来到城外这块练武的场地。他和项伯缓缓前行,看见这些年轻人们正两两结对练习着格斗的技术,比起队伍刚聚起来时,显然矫健了许多。

张良露出满意的神色,向项伯点了点头。

项伯知道,这是张良下定决心了,于是他高喊一声:“大家都停下,张先生来了!”

听到张先生三个字,年轻人们立刻停止了演练,自动地从各个角落聚集过来,很快,人群将张良和项伯簇拥起来。他们七嘴八舌地向张良问好。的确,经过这段时间项伯的引领,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听过张良的教诲,一直挣扎在民间最底层的他们,现在已经深深明白这样的道理——不推翻暴秦,不仅自己没有好日子过,全天下所有人、乃至后代子孙,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张良环视着这些年轻的面孔,似乎看到当年意气风发在韩国准备起兵抵抗的自己,也依稀看到当年在博浪沙草丛中那位大力士的风采。“是可以动手了!”张良内心油然升起一股豪情,这样的豪情,是逃亡以来未曾有过的。

是的,岁月能够让一个人变得成熟而圆润,然而,在经历这样的蜕变之后,当时机再次出现,重新燃起的豪情,势必会超越当年的一夫之勇,而变得更加炽烈、更加忘我。

在十年之后的今天,面对这些血气方刚的少年朋友,张良重新找到了当年气冲斗牛、邀击天下第一人的壮烈志向,以至于一向在练习气功吐纳的他,今晚也觉得呼吸急促起来。

张良定了定神,清晰而富于穿透力的声音在初降的夜幕中传递出去:“大家最近都听说了吗?”

众人们窃窃细语:“听说了,听说了……”

“听说了什么?”张良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八度,不由得让小伙子们精神为之一震。不等所有人回答,他继续说了下去:“是不是听说大泽乡的事情?现在,陈胜吴广他们已经建立了张楚国!是不是听说我们下邳周围的沛县、留县,还有南到会稽、北到齐鲁,都有了反抗暴虐秦国的义旗?你们想过没有,他们为何要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做这样杀头的事情?”

虽然是暮色之中,人们依然能看见张良的双眸中,射出一股精气,即便是项伯,也很少看到这样的张良。

“我想,道理平常已然说了许多,今天不用多言。当今天下,已经不会再回到始皇帝的那个天下了,如果有敢为将来打算谋划的,今晚就请留下来,共谋大事。如果有不敢的,也请现在就离开,决不强勉。”

人群中稍稍安静了几秒钟,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并没有一个人离开。这些年轻人似乎已经被压抑得太久,巴不得张良发出这样的倡议。他们欢笑着互相激励,仿佛迎接他们的并非沙场上的浴血拼杀,而是充满光明的美好未来。

项伯一开始尚存的担心立刻化为乌有,按在腰间佩剑上的手也慢慢移走了。

这天夜里,张良他们聚集了两百多人,正式在下邳竖起了反秦的大旗。第二天清晨,这支队伍迅疾地扑向下邳县衙。没想到,当地的官吏们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早就趁着夜色远遁城外,几十个守城的普通士卒根本不予反抗,反而帮忙打开了钱粮和武器仓库,任由张良手下的义军战士搬运去分配给全城百姓。

一时间,下邳成为了脱离暴秦的新世界。老人们、孩子们欢笑愉悦,享受着这种难得的自由。

对于善良的百姓来说,只要暴虐的官吏不会再陡然出现在家中、拉走唯一的壮年劳力去寒冷的北方,只要自己不会因为叫“连坐”的法律,而承担谁都不知道会什么时候犯法的邻居的罪责。那么,这样的日子就是天大的好日子了。

所有人都将好日子归功于张良和他的义军,在这样的热烈气氛中,更多的人报名参加了这支小小的队伍。

但是,此时的张良,却陷入了新的困境之中。他忽然发现,成功似乎到来的太过容易了。

虽然没有直接告诉项伯,但是,张良还是多少有些后悔自己行动的急迫:下邳城并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否则自己也不可能如此轻易得手;而另一方面,自己手中的力量又太过薄弱,一旦秦军反应过来,不仅义军面临被合围消灭的危险,支持义军的下邳百姓,也一定会因此而遭殃。

“患在不预定谋!”

张良忽然想到老师的《三略》中,这样看似平淡却振聋发聩的一句。是啊,如果不及早找到办法,那么大患就要到来了。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是张良,面对着无险可守、无兵可用的下邳,也毫无办法。如果说“谋”,那么唯一的“谋”就是去投奔比自己更有实力的义军了。

但问题是,谁愿意收留我们呢?

张良纠结着这样的问题,为了多一分思考的力量,他甚至特意向项伯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在项伯看来,他们投奔的目标应当是原本最为强大的张楚义军。然而,也就是这几个月内,情况已经迥然不同了。

张楚义军中的西征部队,虽然一度攻破函谷关,离秦国都城咸阳不远。然而,秦二世大赦修建骊山陵墓的刑徒们,并封官许愿,由秦将章邯率领迎战。这些刑徒大都是亡命之徒,看到自己再次活下来的机会,无一不充满了杀意,将自身的力量使用到极限,因此,以农民为主要构成力量的义军陷入了空前的苦战之中。

与此同时,张耳、陈余拥戴大将武臣,在赵地自立为赵王;周市在魏地复兴了魏国,并将魏国王室后裔魏咎拥戴为新的魏王;齐国的后裔田儋,则在齐国起事,自立为齐王。这样,虽然反秦的声势更加浩大,但张楚义军的力量却进一步分散了。

不久后,形势进一步恶化——吴广军被秦军主力牵制于荥阳城下,宋留军则同样被阻挡在南阳城下,周文失去了左右两军的侧应,面临着章邯军的巨大压力,终于无法支撑,全线崩溃。最终,周文战败自杀,吴广被杀,章邯则从容不迫地对张楚义军各个击破。到了十二月,陈胜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杀害,整个张楚义军宣告分裂。

这些消息很快传到下邳,虽然是张良曾经预言过的,但却依然对项伯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现在,当时积极提议起事的他变得低沉了许多。

不过,一封从吴县飞来的书信,让项伯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很快,这封帛书被他得意洋洋地放到了张良的案前:“子房,我们有地方去了!”

“哦?”张良说道,“是能成大事的力量吗?”

张良的言下之意很明显:我等待十年,不是为了投奔类似于陈胜这种缺乏长远眼光和才能的主公的。

“当然!”项伯拍拍胸脯,“我们项家将门,岂能不力?您还是看看信吧!”

看见项伯如此自信,张良不由得打开了帛书。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