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军史乡土 > 大明第一推手 刘伯温:独家官场秘笈 > 第 2 章 泰山不是堆的,神童不是吹的
第5节 应试教育没有扼杀人才

1332年八月的一天,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刘伯温同学背起小书包。

他要去杭州,参加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

刘伯温心里应该是很高兴的,因为他的运气实在很好。元代一度没有科举考试,直到十九年前才举办了第一次科举,之后总共也就举行过九次,其间由于伯颜擅权,执意废科,还曾停科两次。

究其原因,在于马上得天下的蒙古统治者,对寻章摘句的儒生丝毫不感兴趣。元帝国从开国之初就是个崇尚军事的王朝,而且大量的军费开支也使元王朝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短缺问题,因此,帝国的统治者更加注重实用性的人才。例如忽必烈就一向嫌恶金朝儒生崇尚诗赋之作风,他认为“汉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对于遴选“真儒”的科举制度十分冷淡。

直到元仁宗即位,统治者们发现,专业技术型人才在治理国家方面确实没有儒生“好用”,毕竟国家是一部精密的机器,要让这部机器有效运转,除了需要能拧螺丝钉的技术人员,更需要能从宏观上设计并操控机器的操作人员。所以,1313年年末,元廷终于不得不重新举行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

是的,“不得不”,这就注定了即使刘伯温考上功名,也不可能像唐宋明清这些朝代的举人进士们那样前途光明。

不过,此时此刻的刘伯温并不在意这些,他高高兴兴地来到杭州,参加第一轮考试:乡试。

刘伯温没有辜负神童的称号,最后的成绩:举人,名列十四。二十二岁的刘伯温第一次参加考试就在全国教育最发达的江南地区考了第十四名——估计排在他前面的十三个人中,还有不少复读生。

考中了举人,刘伯温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第二年就杀进北京参加会试。

会试可没那么简单了,刘伯温不光要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还要面对元王朝的民族歧视政策。

那时候的考试,榜分左右两种:蒙古、色目人为左榜,只需要考两场。第一场考行测(经问),第二场考申论(策问)。汉人和南人为右榜,却要加上一场作文考试(古赋诏诰章表),总共考三场。(元朝将百姓分为四种人:蒙古、色目、汉、南,基本上按照蒙古征服的顺序排列,征服得早的地区,当地人的地位高。色目人基本上是中亚、中东人,之所以称为色目人,大致有两种解释:一说中亚、中东的民族复杂,统称为“各色名目”人;二是说这些民族多属于白人,眼珠不是黑的,所以称为“色目”人。金的灭亡比较晚,金国人也就是汉人地位比较低。最晚征服的是南宋,南宋人也就是南人地位最低。)

幸好,对于出身文人世家的刘伯温来说,考作文并不是什么难事。这次会试中,刘伯温的作文题目是《龙虎台赋》。

刘伯温拿到作文题的瞬间有点小小地发怵,首先他没去过龙虎台,其次赋这种文体从汉大赋流变而来,少不了歌功颂德的内容,而作为元朝地位最低下的“南人”知识分子,刘伯温实在找不到一件事情能让他发自肺腑地歌颂一番。

不过刘伯温的忧虑只持续了四分之一炷香的时间。

他很快就释然了,不就是让歌颂写虚情假意吗?虚情假意我也能写得情真意切!不就是让写没见过的龙虎台吗?生编硬造我也能写得惟妙惟肖!刘伯温的笔,就像西门吹雪手里的剑,笔随心走,心随意动,不多久,《龙虎台赋》便已然完工。

这篇《龙虎台赋》收录于刘伯温的文集中,全文就不在此辑录了。客观地说,《龙虎台赋》并非一篇惊世奇文,但作为一篇考场作文,能写到这个地步确实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很有点汉大赋的壮阔闳衍。

不久,会试揭榜,刘伯温中第二十六名进士,汉人、南人第三甲第二十名。或许有人对这个成绩嗤之以鼻,心想:神马,才二十六名!别说状元,连个探花都不是!神童就这水平?!

要知道,不管是古代科举还是现代高考,想当状元都得靠七分实力三分运气。虽然我们在古装戏里老是看到某年轻书生进京赶考,一考便中状元,然后被招为驸马,春风得意马蹄疾。但那都是故事,是文人们的美好YY,现实中像范进那种几十年都考不上秀才的老童生不在少数,大部分举子想考中进士,都要花上不少年头一次次复读。

而那一年,刘伯温不过二十三岁,没有复读,一鼓作气便考中进士第二十六名。他可能不是那个年代成绩最好的文人,但依然不失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而且,年纪轻轻便中进士,对刘伯温来说最大的好处在于,他从此不用做考试的奴隶,不用再陷入圣贤书里面死啃圣贤的每一句话,他可以真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读自己喜欢读的书。

而很多复读生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他们可能到三十岁,四十岁,还抱着孔子孟子,抱着朱熹(元朝科举也考朱熹)逐字逐句地钻研,寻章摘句,咬文嚼字,最后获得一个光荣的称号:书呆子。

不是说孔孟之道不好,但几十年如一日地读那么一两本书,想不变傻都难。这样的人,我们可以很遗憾地耸耸肩、摊摊手,暗叹一句:“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伯温很幸运地成为应试教育体制塑造出来的人才。他恰到好处地接受了应试教材(孔孟之道)中最精华的部分,但又没有被教材拐带傻,还有足够的时间汲取课外知识——主要是阴阳遁甲、兵法决策、天文地理类的杂书。现在的刘伯温,已经储备了足够多足够庞杂的理论知识,只等着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大展拳脚。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