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古典音乐中的莫扎特效应其实是一个谎言

如果让人们选择适合腹中宝宝听的音乐,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古典音乐。人们认为流行歌曲欠妥当情歌更是绝对不适合腹中的宝宝听。那么,古典音乐对孩子有益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莫扎特效应最初见于1933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劳舍尔教授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文章,之后莫扎特效应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劳舍尔认为莫扎特的音乐能够使人变聪明。之后,围绕劳舍尔的这一观点,人们争论不休,但目前这一观点还是被人们普遍接受。迄今为止,人们关于这一观点的争论可以整理如下。

第一,古典音乐并不能提高人的智力,而是在调控人的多种情绪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第二,并不是只有莫扎特的音乐具有这种效果。第三,音乐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最近,德国政府成立了包括神经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哲学家等九名专家在内的科研小组,调查研究迄今为止所有一切有关莫扎特效应的论文,并从国家预算中对这一课题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莫扎特效应的正确与否。

在这一科研中起主导作用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拉尔夫·舒马赫教授,在《自然》杂志和个人访谈中都无比肯定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劳舍尔的莫扎特效应已经过时,即使连续听100天莫扎特的音乐,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甚至最近,心理学家兼德国知名心理学专门杂志《大脑和思维》的总编辑史蒂芬在其著作《不要上心理学的当》中指出“莫扎特效应只不过是心理学制造的骗局”。这对于专修古典音乐的我来说可真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

尽管如此,我还是能接受古典音乐作为胎教方式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没有效果的观点。古典音乐虽然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但我还是在心里隐隐希望古典音乐能有利于孩子情感的健康发展。但最近我听到的一个说法令这个希望也变得渺茫起来。

和我一起参加某个育儿节目的育儿专家曾小心翼翼地告诉我,古典音乐的胎教方式不仅对孩子没有益处,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糟糕的影响。

据这位专家说,前往咨询中心咨询的孩子中,大部分都在胎儿或者幼儿时期听过过多的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应该是有利于孩子情感、情绪健康发展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位专家还补充说,通过与孩子父母交谈后得知,这些父母不仅在孩子胎儿时期认真地播放古典音乐,甚至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也尽可能多地让孩子聆听古典音乐。

父母们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从胎儿时期就让孩子欣赏古典音乐,到现在孩子的情绪还是这样紧张不安呢?这位专家经营咨询中心已经10年多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数据。他告诉我,他想以“古典音乐只能给胎教或者育儿带来不良影响”为假设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

这真让我大吃一惊,平静过后我又思考良多。我先暂时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即单纯地认为古典音乐像莫扎特效应一样对胎教、育儿有积极或消极影响的说法是片面的,古典音乐只是使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过程变得更为自然的一种媒介手段而已。

因为目前关于胎教音乐的研究都将妈妈排除在外,只是关注古典音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排除在外,只是研究音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这分明是丢弃了问题的核心。

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分析说明。首先,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古典音乐的胎教和育儿方法是在怎样的环境中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准妈妈在怀孕之前就喜欢古典音乐,那么以古典音乐作为胎教方式,准妈妈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快,这种情况下的胎教方式肯定有积极的作用。但这时,如果以悲伤的音乐作为胎教,那么妈妈的心情就会低落下来。因此,即使准妈妈非常喜欢节奏舒缓轻柔的音乐,但为了腹中的宝宝,还是应该多听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

如果准妈妈并不怎么喜欢古典音乐,平时也很少欣赏,但为了腹中的宝宝却突然欣赏起古典音乐来,这又会如何呢?当然大家都应该清楚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准妈妈为了腹中的宝宝,强迫自己欣赏古典音乐,不可避免地会给自己带来一定压力。妈妈有压力,腹中的宝宝当然也能感受得到。在此需要再次强调,音乐只不过是一种辅助手段,重要的是妈妈的情绪、心理状态对胎儿的影响。

那是我在德国怀第一个孩子时候的事情,我向妇产科的医生询问怀孕期间能不能喝咖啡。因为我一直特别喜欢喝咖啡,觉得为了腹中的宝宝戒掉咖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医生问我一天喝多少,我回答说一天喝两三杯浓度稍高的咖啡。

医生给我的建议是如果十分想喝咖啡,可以适当地喝一点,但为了腹中的宝宝,应该尽量少喝咖啡。很想喝咖啡的时候,为了腹中的宝宝强忍着,反而会给准妈妈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这种压力比起咖啡对胎儿的影响更为不利。也就是说对腹中的宝宝而言,妈妈的压力比咖啡的害处更大。

古典音乐也是这样。本来就不喜欢欣赏古典音乐,但为了腹中的孩子,搞的就跟考试学习一样,强迫自己一遍遍地听古典音乐的话,根本不会对孩子产生有益的影响。准妈妈平时经常听的音乐才是最好的胎教,但这一说法并不绝对,因为准妈妈经常听的某些音乐也可能会给准妈妈的情绪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我建议大家不妨多听听迪士尼儿童电影中出现的音乐。在迪士尼儿童电影中,很多都是以古典音乐作为电影的背景音乐。即使是新曲子也演奏得非常好,在氛围上丝毫不逊于古典音乐。因此,即使不怎么喜欢古典音乐的人,也可以听得趣味横生。

那么宝宝出生后应该怎么做呢?我曾经以经常给婴幼儿宝宝播放古典音乐的妈妈们为对象做过一个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问题如下:

一般在什么时间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

播放古典音乐时宝宝有什么样的反应?

宝宝在欣赏音乐时,妈妈在做什么?

为什么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

首先,对于一般在什么时间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的问题,大部分的妈妈都回答说在宝宝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时间内,例如在宝宝吃完奶,尿布干爽,心情愉快的时候才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

对于播放古典音乐时宝宝有什么样反应的回答,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回答是宝宝很安静表现出很舒适的样子,另一种回答是宝宝摇晃着手脚显得很开心的样子。对于宝宝在欣赏音乐时妈妈在做什么的问题,妈妈们的回答是陪着孩子玩一小会儿或者静静地看着孩子,然后开始做家务或者是其他想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妈妈能一直陪着孩子欣赏音乐。

这样的回答可真让人觉得荒唐。对于为什么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的问题,妈妈们回答说是“为了孩子的情绪”。为了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独自欣赏音乐,这不仅会让人产生疑问,妈妈真的是为了孩子的情绪,还是为了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才给孩子播放音乐的呢?

如果是为了孩子的情绪才给孩子播放音乐,那这里妈妈所说的情绪指的又是什么?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根据五感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根据听到的声音、皮肤的触感和气味等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情绪。而妈妈们给孩子播放古典音乐后,就离开孩子的视线,这时大家不妨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体会一下他的心情。

孩子听到了美妙的乐曲声音,但能通过触觉感知到的妈妈却不见了。因为妈妈将孩子轻轻地放在床上后,就自顾自地干自己的事情去了。妈妈走开后,妈妈身上散发出的气味也消失了。这时孩子能感觉到的只剩下完全搞不懂的古典音乐的声音了。这时,孩子的情绪到底是怎样的呢?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可真是令人心酸。

也就是说,对孩子而言,只有当音乐处在妈妈与自己的互动过程中时,音乐才能发挥其作用。对孩子来说,妈妈才是第一位的,而音乐只能是第二位。没有妈妈的音乐带给孩子的只能是消极的情绪。孩子还会形成这样的条件反射,即一听到音乐声就感觉不到妈妈的存在了。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情绪只会变得躁动不安。

我们再来仔细思考一下孩子听到音乐时高兴地摇晃手脚的情形。听到音乐后,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这时妈妈很可能会感叹原来我们家的孩子这么喜欢音乐!这时宝宝为了能得到妈妈的回应,会更加起劲地手舞足蹈,但妈妈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走进厨房刷碗去了。

为什么刚刚能听到的妈妈的声音现在却听不到了,孩子估计怎么想都想不明白。孩子就是手舞足蹈也感觉不到乐趣了,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妈妈的互动。这时孩子的情绪又是怎样的呢? 真令人难过,因为连妈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古典音乐成了孩子孤独、躁动等消极情绪的信号。

怎样才能发挥古典音乐在调节孩子情绪方面的积极作用呢?在孩子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抚摸孩子。最好是在喂奶或者换尿布的时候给孩子播放音乐。但妈妈们要尽可能动作迅速得完成这些过程。

如果给孩子喂奶之前,妈妈这样“宝贝啊,先稍等一下,我们先听音乐再吃奶”故意拖延时间的话,孩子是无法以愉快的心情欣赏音乐的。因此,如果想在喂奶、换尿布等情况下给孩子音乐刺激,妈妈最好亲自哼唱歌曲。

其实这并不难。只要将妈妈想说的话加上旋律轻轻地哼唱即可。举个例子来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

利用《学校钟声》的旋律,填上歌词轻声哼唱即可。也可以利用《迎春花》的旋律,填上妈妈想唱的歌词。

有过一两次这样的填词经验后,所有的妈妈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作词家。即使妈妈不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但听到妈妈的歌声后,孩子会静静地等待妈妈的出现。如果妈妈及时出现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孩子是不会缠磨人或哭闹的。妈妈可以轻声哼着歌曲给孩子换尿布或抱起孩子喂奶。即使是在孩子专心吃奶的时候,妈妈也可以继续给孩子唱歌,“我家好宝宝,善良的好宝宝,快点快点长。我家好宝宝,漂亮的好宝宝,越长越可爱。”

那应该什么时候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呢?其实问卷调查中妈妈们就已经给出了正确答案,在宝宝吃完奶,尿布干爽,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即在宝宝瞪着滴溜溜的大眼睛想要玩耍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宝宝播放古典音乐,而是说这个时候播放古典音乐最易给孩子带来情绪上的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妈妈应该配合宝宝听到音乐时的反应,并应该以宝宝能感受到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喜悦或感叹,即使妈妈的肢体动作有点夸张也无妨。在宝宝听音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宝宝看到妈妈配合他做出的反应。

宝宝听音乐有反应时,妈妈一定要在宝宝的身边。因为通过音乐的刺激,不管是让宝宝脑子变聪明、情绪变稳定,还是由敏感孤僻的孩子变为有创造力的孩子,这些过程都离不开宝宝与妈妈的互动。

不管宝宝听到的古典音乐多么优美动听,只要妈妈不在身边,宝宝都会觉得孤单。孤单的孩子不管受到怎样的刺激都不会做出积极肯定的反应。妈妈不在宝宝身边时宝宝听到的古典音乐说不定还会加重宝宝的孤独感呢。

交互轮唱

说起通过音乐进行的互动,让我想起了统指音乐中所有互动过程的交互轮唱形式。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交互轮唱和教会建筑的音响。

交互轮唱

交互轮唱又叫应答颂或对歌,指的是神职人员独唱后,合唱团或者信徒跟唱的一种演唱形式。这种形式的演唱方式也适用于合唱,即将合唱团分为两部分,两部分交互轮唱,一部分唱完之后另一部分接着唱。

这种音乐形式实际上受到了教会建筑的影响。教会内部传出的回声使得原本连续的歌曲内出现了极短的时间间隔。有效利用这极短的时间间隔,可以制造出交互轮唱的音乐效果。将残响传回来的声音再与歌唱的声音结合起来时就需要达到这种效果。

有些教会的唱诗班场所就像英国圣保罗大教堂中的设置一样,分布在左右两侧,在这样的教堂中,更易产生交互轮唱的音乐效果。唱诗班席位的这种构造可谓是最古老的立体声设备。

残响与神圣

残响是残留下的声音的意思,是建筑音响学的术语。室内某一声音结束后,人们仍然听到的声音就是残响。音乐中残响停留的时间最好为15~25秒,演讲中残响停留的时间最好为1~15秒。

去欧洲旅行,自然会经常出入教堂。一进入教堂,就会产生一种与宗教无关的神圣之感。教堂内高高的天窗,会让人觉得人类是一种渺小的存在,从彩绘玻璃窗内投射进来的光营造出一种好似天使降临一样的氛围。即使是轻微的声响,也能在教堂内回荡好久,最后教堂又慢慢回归平静。

决定教堂内这种音响效果的就是残响。有的教堂内的残响甚至能持续7秒,令音乐家都深表惭愧。在残响持续时间较长的空间内无法演奏出节奏较快的乐曲。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神职人员在讲解《圣经》时总是最大程度地放慢语速。

可以这样说,音乐最终不受作曲家的意图所左右,而变成了一种由演奏空间决定的东西。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就受到了这种教会音乐的影响。如此说来,当今流行的音乐都明显地受到这一时代的媒体和音响设备的影响。

在能产生残响的空间内演奏能发出倍音的乐器所产生的效果,与人为演奏电子乐器产生的回波效果有明显不同(后面章节会对倍音做详细说明)。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