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律动

如果向不喜欢飞车游戏的人们询问哪种游戏器材最恐怖,得到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他们觉得像那种回转仪一样自由下降的游戏道具最让人害怕。过山车一类的游戏看起来非常吓人,但真坐上去之后会发现其实根本没那么吓人。就在以为快要掉下去的时候,过山车已经升到上面了。人们享受的就是这种急速变化的节奏带来的乐趣。

最受争议的游戏道具就是海盗船了。依据振子运动原理制造的海盗船的魅力也在于速度的变。前后方向摆动的海盗船到达最高位置后速度变为0。然后速度慢慢变大,在距离地面最近的地方,速度变为最大值。

知道这一原理并提前做好准备,使身体尽量适应这一原理的人,一般比较喜欢乘坐海盗船,但没有做好准备的人就不怎么喜欢乘坐海盗船了。有些游戏道具外表看起来像海盗船,不过原理却不是振子运动的原理,这种游戏道具只是维持一定的速度不停地运动。孩子们通常不喜欢这种游戏道具,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游戏道具很无趣。

振子运动的原理在音乐中也很重要。音乐演奏中有些节奏铿锵有力,有些节奏则软弱无力,这和有规律可循的振子运动非常相似。对于已经用身体熟悉了音乐,懂得如何演奏的演奏家们来说,是根本没有必要向他们解释什么是振子运动的。

向节奏感不强的人解释振子运动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振子运动的原理本应该是用身体感知的,但是如果只用大脑来理解,那么在实际演唱或者演奏的过程中就会显得极不自然。

孩子们荡秋千的游戏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孩子自己能很好地荡秋千,就说明这个孩子已经用身体熟悉了振子运动。用话语解释如何荡秋千可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们不知道该怎么用话语向别人解释什么时候该蹬腿用力,什么时候该弯腿收力。甚至蹬腿用力的时候和不蹬腿用力的时候彼此交错,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清楚这两者的区别。这些问题想想都觉得难。

能够独自荡秋千的孩子们也能够用身体熟知爵士乐中经常出现的摇滚节奏。演奏摇滚乐时,拍子要比正常的节奏稍快或者稍慢。即摇滚乐中那些美妙而又多变的节奏与荡秋千时的物理原理非常相似,例如蹬腿的瞬间要稍稍早于秋千下降的瞬间。

教授音乐的过程常常令我产生想学习物理学的想法。例如在演奏由渐快节奏转入暂停时,如果熟练掌握了加速度原理和惯性定律就能够产生更好的音乐效果。

好老师在教授学生时并不会将隐藏在音乐中的原理进行逻辑说明,而是通过举各种例子让学生自己揣摩。老师并不会一一地直接对学生说这个音重那个音弱,或者这个音长那个音短。虽然乐谱中标明了各个音该如何演奏,但一开始的时候,老师并不会按照乐谱进行教授。

好的老师会让学生比较某个音在用力演奏时产生的感觉与轻轻演奏时产生的感觉哪一个更符合乐曲。不仅如此,好的老师还会帮助学生认识到哪一种才是更好的演奏。这样的训练接受得多了,学生们自然也就具备解释乐曲的能力了。

能够以自我的力量感知乐曲的孩子即使是看到陌生的乐曲也总想进行自我解读。总是按照指导老师意见进行演奏的孩子们却与此不同,这些孩子可以完美地演奏接受过老师指导的乐曲,但在陌生的乐曲面前却束手无策。如果孩子的钢琴乐谱上记满了老师提到的各种注意事项,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这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

我在专门的音乐学院求学的时候经常听到一些教授这样说:

“巴赫的曲子中没有特别的乐曲构思符号,理性演奏才是巴赫的风格。这是因为巴赫乐谱的原本中也没有很多乐曲构思符号。”

巴赫的乐曲中之所以没有标记乐曲符号,是希望演奏者能够根据作曲家的意图进行演奏。但现在没有一个音乐家认同这一主张。

因为许多音乐学领域专家们的研究已经明确证明,巴赫曲子中没有乐曲构思符号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表现出作曲家的感情。因为对当时的音乐家而言,音型与和音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没有必要作额外的说明。

在演奏巴赫的曲子时,按照巴赫谱写出的音符物理特性表现出的乐曲构思演奏即可。例如十六分音符连续出现时,不能将所有的音进行连奏,当然也不能一个音一个音地演奏。应该在有些地方适当连奏或有些音进行单独演奏。

这种情况下根据作曲家标明的指示演奏即可。但在巴赫的曲子中,他并没有进行任何标示,演奏者可以自行决定。也就是说演奏者可以根据音型的基本特性自然演奏。

例如,一个比一个高的四个音自然就成渐强的趋势,重复的音不应该连奏。这些部分决定了在乐曲中起决定作用的乐句该如何演唱。

鞍马是一项需要助跑的运动,鞍马运动员通常都十分善于助跑。在助跑的过程中从哪一瞬间开始急速奔跑,在哪一地点起跳关系到能否顺利地越过鞍马。鞍马的高度越高,助跑就越重要。

音程也是相同的道理。突然上升到音高较高的音程之前需要提前做准备,也就是说需要在演奏较高音程之前的旋律时提早做准备。虽然很难在此一一列举解读音乐时需要的所有原理,但这些原理并不是可以人为地进行任意解读的,它们都是由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形成的自然和谐的音乐现象。

每一个音符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例如有的音起连接的作用,有的音起间隔作用,在此可以换气。巴洛克音乐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我们先假定有的人能够自然和谐地演奏这一原理,有的人却不能,需要按照老师的说明解释努力练习。即使我们不直接听他们的演奏,通过想象也可以知道这两种演奏方式的不同。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练解释说明得再多,如果想成功越过鞍马,还需要自己的领悟。如果没有类似于这种“啊,原来右脚踩到这个位置的时候起跳才会高”的感悟,是很难越过鞍马的。

在教授音乐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每次都对物理学现象进行说明。如果能将音乐中的感觉与生活中的各种实例相结合,那么孩子就会很容易理解。

例如在向孩子们解释最后一个音的结束方式时,我借助日常生活中和面的现象进行说明。我利用和好的面撕成两块,与没和好的稀软的面撕成两块时的差异来说明最后一个音的结束方式。

对于大部分以钢琴(较为柔和)结束的音乐,妈妈可以借助没和好稀软的面团撕成两块时的形态来进行比较说明,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迅速地理解了。有的孩子还会说“我要演奏出拽口香糖时的感觉”。被拽得长长的口香糖恰好可以形象地说明以最弱音演奏的最后一个音。

这些说明行得通的前提是孩子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对没玩过和泥游戏的孩子来说,类似于上面的说明,老师说得再多也没有一点用处。做父母的应该无条件地帮助孩子制造各种可以亲身体验的机会。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游戏是必不可少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游戏体验对学习音乐非常有帮助,如前面提到的荡秋千、和泥游戏,不仅如此从跳皮筋到游乐场的各种游戏道具都对孩子情商和智商的发展非常有益。因为游戏中不仅隐藏着各种物理原理,还隐藏着各种自然的律动。

会玩的孩子也能玩转音乐。

节奏和音程

摇滚节奏

摇滚节奏是爵士乐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节奏,是以三个连音为一小节的节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摇滚乐中的三连音不同于古典音乐中的三连音。古典音乐三连音中的第一个音最强,而爵士乐三连音中的最后一个音最强。

爵士乐中三连音的形态是“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弱弱强”。如果根据爵士乐中的名曲跳舞,就可以明确地体会到三连音最后一个音最强制造出的节奏感。

有摇滚节奏的曲子

《Swing the mood》 《Sing sing sing》

乐句

乐句指的是一个自然段的旋律线,又叫作音程。一般指一口气内所能唱出的部分。

唱《故乡之春》时有的人可以一口气唱出“我曾经的故乡是遍地花开的山谷”,呼吸短促的人一口气只能唱到“我曾经的故乡”,还有一些人唱到“我曾经的”地方就需要换气。

这种情况与其说是肺活量小,不如说是不懂的如何调节呼吸。对于不懂得如何调整呼吸的人,稍微接受一点发声指导,也会有很大改善。

在声乐中将乐句理解为一口气的长短固然可以,但在实际的乐器演奏中,很多情况都是一个乐句要比一口气的时间长得多。因此我常常将乐句比作抛物线。在演唱一个乐句时,抛物线从哪开始到哪结束决定了音乐的动感。心中勾画出的抛物线不同,演奏的音乐也不同。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