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第四节

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寓言史上都占有突出的地位。特别是在先秦时代,随着诸子百家的兴起,中国寓言达到空前的繁荣。

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人们思想和社会风气的改变,加上文言小说的兴起,使寓言渐趋式微。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佛经传入中国,译成汉文。在文坛上,代替先秦、两汉寓言而昌盛一时的,就是佛经寓言。

佛经寓言是古代印度(古称天竺)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鲁迅称赞它是“大林深泉”。这些寓言,或拟人,或托物,或褒扬,或讽刺;有的优美,有的朴素,有的诡谲,有的幽默。真可谓洋洋大观,多姿多彩。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学,从来是在相互吸收和融合的过程中发展的。中国文学曾经给世界文学以巨大影响,世界文学也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佛经寓言一经传入中国,就立即给中国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有的佛经寓言,我们可以在更早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发现它的影子。如佛经寓言中《画水求盂》的故事,就与我国先秦的《吕氏春秋》中《刻舟求剑》的故事相类。不过一为失盂、一为失剑,一为画水、一为刻舟罢了。在一些中国文学作品中,有某种比喻,却没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而在佛经寓言中,我们能发现与之意义相同的完整故事。如“鱼目似珠”(或“鱼目混珍”、“鱼目混珠”)这句话,早就在中国作品中出现了,但它仅仅作为比喻,并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而在佛经中,我们就能看到和这个成语意义完全相同的完整故事。上述情况,说明中、印两个民族在文化渊源、民族心理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而最常见的情况,则是魏、晋、南北朝以后的许多中国文学作品,吸收和融合了佛经寓言,有的作品,干脆就直接袭用了佛经寓言的题材和内容。有许多佛经寓言,混入到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这方面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即举出中国南朝梁的《续齐谐记》中《阳羡书生》一篇,证实该文内容系出于《旧杂譬喻经》中的寓言。所以他说:“魏晋以来,渐译释典,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像鲁迅先生说的这种情况,几乎在历朝历代的中国文学作品中都能发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佛经寓言中有个《二母争儿》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情节,后来被元人李行道移植到元杂剧《灰阑记》中,把它演成了包公判案的故事。18世纪,《灰阑记》被译成法文,传到欧洲。1945年,德国大戏剧家布莱希特,又据此剧写成著名话剧《高加索灰阑记》。人们一般都注意到《灰阑记》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却没注意到《灰阑记》却是脱胎于佛经寓言。

佛经寓言所使用的通俗的说经方法,给了中国通俗文学的发展以巨大影响,像敦煌文学中的唐代变文、讲经等,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响。

佛经寓言传入中国,一方面影响着中国文学,一方面也逐渐融入了中国本民族的特色,最终成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