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以慈善为趣入佛法修行之方便

刚开始学佛时,是要学习什么呢?学佛不是口头的,学佛不是盖寺院,学佛不是修佛像。现在很多居士去盖寺院修佛像,这当然很好,但如果可以去救助残疾儿童、流浪汉、流浪狗、流浪猫等等可怜的众生,这样的意义较前者大多了。不是修铜像,不是看几本书,才是学佛。最主要是学心中的佛。

什么是心中的佛呢?能考虑众生,考虑别人,感受别人,感受众生,感受众生的心和痛苦。这个才是心中的佛,这个才是学佛,才是真正的修行。应该按这个方法去修行。

外四加行

现在21世纪,一旦有机会学佛的时候,应该怎么学,怎么开始?我觉得应该是从慈善开始,以慈善开始学佛。做慈善的过程中,能够明白很多道理。比如,本师释迦牟尼佛讲了四法印、四加行,做慈善的过程中,四法印、四加行的法义会自然地呈现。

什么是真正的四加行呢?比如帮助有残疾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残疾的人就是在告诉你,你的身体是圆满的,你真的拥有了一个很难得的人身。为什么这么说呢?有的人想学佛,但是眼睛看不见,无法说话,或者没有办法走路,或者精神不正常,身体的疼痛特别多,导致他根本没有机会、没有办法去学佛、去修行。我们自己的人身着实难得,有机会学佛修行,有能力听课、看书,这就是一个暇满的人身,难得的人身。这是我们从残疾人、动物身上所学到的道理。这是第一。

第二,寿命无常。从这些残疾的众生身上,我们又可以清楚认识到这个法义。有的人刚降生便离开人间,有的人死亡的时间不过一刹那几秒钟,真的如同是天上的闪电一样,死亡就在一刹那间完成,这个人也就永远地从这个世界退席,不会再出现。这些都是死亡无常,是那些残疾、生病的众生教会我们的。

第三,轮回过患。轮回的痛苦更为明显。不用说那些流浪动物巨大的痛苦,孩子们身上的痛苦,都足以让我们看清轮回痛苦的本质。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人想为他们看病,但有的没有钱,有的有钱却又不认识医院不认识医生,都致使他们只能忍受疾病的痛苦。这些孩子身上有各种各样很多的痛苦,身体特别疼痛。如果疾病能康复,那或许可以说这种疼痛还算好,毕竟是会过去的。但有的人不得不一辈子生活在精神和肉体的疼痛中,无法治愈,生命延续的意义似乎就是感受疼痛。

这些都是轮回中的痛苦,任何一种发生在自己的生命中都会非常难忍煎熬。

人间有生老病死四苦,其中最痛苦的就是死亡。生的时候,我们对那时的痛苦还不是清晰了知,即使当时感受深切,现在大部分人也早已忘了。但病的时候,我们知道那种苦。即便是感冒这样的小病,或者高原反应这种暂时的不适,都让我们非常难忍,我们连一秒钟都不想都停留在那种感受里,躺、坐、说话、不说话,好像都不对,我们对自我的感觉,对生活的感觉立刻就变了,病让我们立刻失去一切安乐的可能性。

但不止于此,轮回中除了病,后面还有死,死亡的苦。疾病或许还有治愈的机会,但死的痛苦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无论你怎么努力,多么有能力有财富,只要内心没有真实的修行,在死亡面前都必将感受巨大的恐惧和四大分离的巨大痛苦。当我们看到那些残疾的孩子,体会到他们的痛苦,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要珍惜,珍惜自己尚未被痛苦、死亡逼迫至墙角的时间,珍惜自己尚有机会学习如何面对和反击所有这些痛苦的时间。

第四,因果不虚。一切都是由业因果显现出来,有的人一出生就有疾病、残疾的痛苦,有的人出生后生活到多少岁就成了残疾,这全部都是业因果带出来的。这些现象就鲜活地发生在我们面前,这些病残的孩子就是在教我们懂因果、信因果。

以上是如何在做慈善的过程中学习佛法的基本道理。

六度

另外,就在孩子们身上,我们还可以修布施、持戒、忍辱,修精进、禅定、智慧,还可以实修慈悲等等教法。

大乘佛教最高的是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在孩子们身上,对于六度都有学习、修持的机会。因为我们在帮助病残孩子的过程中,有机会给予而离于吝惜(布施);有机会生起饶益孩子、防护罪业的善心(持戒);有机会承担辛苦的工作并培养对孩子、对各种繁琐事务的耐心和包容心(忍辱);当然以帮助孩子迅速康复为动力,我们会对慈善生起真实的意乐(精进);由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们会一心专注于如何利益孩子(禅定);而整个过程,会锻炼我们各方面的能力,磨练心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利他的发心和行为能够积累资粮,成为最终我们般若智慧显发的因缘(智慧)。所以说,我们刚开始学佛,应该做这样的慈善比较好。

那么刚开始做慈善应该怎么来做呢?最初的时候,并不是把你工资卡里全部的钱拿出来才是慈善,一定要捐多少钱,几百万甚至多少个亿才是慈善,这个也不是完全的慈善。

什么是真正的慈善呢?比如,有人找不到路而来问你,你好好地指路,没有要回报的心,真正无条件无私地给他指这个路,这是慈善;比如,一个人想喝水,你及时且简单地给他一杯水,这是慈善;比如,有人在车上找不到座,你让座给他,坚持15分钟、半个小时。于他而言,在座位上坐15分钟、半个小时不会有很大很不一样的安乐。但给他送这样一个温暖,他会有感觉,有触动。

一杯水给别人解渴,并不是说几秒钟几分钟或者15分钟他立刻就不渴了,解渴与否对他并没有很深刻的意义。但通过这种方式,你真正的给他心里送一个真诚的爱心,这是能够令他的心感觉温暖、感动。他会一直记得,以前有这么好的人给我座位,给我喝水。这个才是慈善。

刚开始应该不断地这样去做慈善。这样一种慈善方法传播下去以后,所有的人会不再这么自私,因为可以感同身受,可以与人分享才是快乐。现在这个社会是不愿意分享才会这么痛苦。自私本身就是痛苦,就像蚕一样,越吐丝就越把自己捆缚得死死的。我们不能这么自私,一定要分析、分享。小孩子、大人都是如此。比如去一个地方,先考虑自己睡觉的地方怎样才比较舒服,然后再开始考虑别人,很少有人先考虑别人怎样才比较舒服,然后再考虑自己,所以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矛盾都出来了。

现在很多地方的佛弟子给流浪汉送馒头送包子送粥。就事情本身而言,送几个粥几个馒头并不能给他们很大的帮助,但他们心里感受到的温暖,对他们精神上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和安慰。即使我们不给他们送粥等,即便是吃捡来的食物,他们也能够吃饱。但是精神上是缺失的。

但我假设我们按这个方法,不断无私无条件地帮助他们,他们的精神会感受到饱足,而精神的富足才是最好的慈善。因为他们在受到这些帮助时心里会有感激,也会觉得这个世界、自己还是有希望的,愿意在有一点点机会的时候开始想帮人帮众生。有这种感激在,这才是传递爱心。

白莲花般的慈善

做慈善需要是无私的、无条件的,而有希求回报的心不是慈善,是有目的性的工作,还是以利益自己为主。完全为他人去做事情才是慈善。本师释迦牟尼佛从小就发心,以正知正念做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才能成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在几千种几万种花当中,释迦牟尼佛被喻为最为珍稀美好的白莲花。为什么?他是无条件地去为众生服务,他没有丝毫希求回报的发心。

真正的佛呢?是我们心里的这个佛,是心相续中的四无量心、慈悲心、菩提心的不断增上,我们不断地去利益众生,并且利益众生的决心越来越大,越来越想做,越来越想发心,这个才是心中的佛开始显现。外面的铜像并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不是铜像,真正的法不是这个法本,真正的僧也不是外在的僧众。

所有的人,心里在学佛、修行,在真正修自己的心,在改变自己的心,这个才是真正的修行。而慈善就可以改变你一切的烦恼,一切的痛苦,这就是真正的慈善。

佛法修行与此相通,慈善是为众生服务,佛法同样是为众生服务,这便是有菩提心的佛子所应行持的。希望身边的人在慈善方面多一点付出,并向更多人宣传,当然宣传之后要真实去做,这个才是我们所说的慈善,才是我们所说的学佛。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