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第一章
-
俗话说: “人心难测。”人都是重情感的。
很多时候,人并不是为理智所驱使,而是为情感、心理所左右。与人打交道,实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弄不好就会陷入各种麻烦和苦恼之中。为了更好地驾驭人际关系.要积极地去了解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秘密,学会心理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只有充分了解和尽量去满足他人的心理需要.才能引起他人的兴趣,引起别人的共鸣,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各种结果。
年轻人如何使自己迅速成熟起来。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希望自己早日摆脱幼稚,走向成熟。那么,什么样才是真正的成熟?
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每个场合都需要你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去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没有一个成熟的心理和人格是很难适应这些复杂、多变的环境的。
对成人来讲,心理成熟才是真正的成熟,它是获取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之一。心理成熟度是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耐受力和适应性的表现。心理成熟度的高低也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问题。所谓的社会化,就是一个人通过和社会环境及其周围人群的互动,逐渐融人社会,心理逐渐成长的过程。心理成熟度差的人,不太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不太容易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这样,在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中很容易出现问题。而心理成熟度高的人,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变化较易适应,比较容易根据外界的变化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的自控能力、承受能力都比较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保持心理上的相对平衡。
人格上的成熟和稳定是“心理成熟”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被称为“人格研究界第一人”的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他的《人格形态与成长》中,提出了成熟人格的六要素,作为“人格成熟的基准”。这些标准可帮助我们判断自己的“心理发展成熟度”。
(1)能否较好地关注他人。能将关注他人的感受作为一种习惯,把自己的愤怒、恐惧、激情、性的冲动都当作是一种“自我情绪”来处理,尽量不以和周围环境起冲突的方式来处理。
(2)能否和他人建立密切联系。对于周围的人,能建立亲密感及认同感。不会随便在背后说人坏话、挑人毛病、发牢骚、嫉妒、讽刺等等,能尊重、宽容对方。懂得何时该去求助于他人,怎样与他人合作共事。
(3)能否较好地控制情绪。能克服情绪不安,时时反省自己、等待时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别人的情绪表现也不会感到有威胁感。
(4)能否正确地认识现实并投入其中。能够正确的认知现实,并能投入自己工作、生活的能力也很重要。这种投入能力,是指有某个任务的时候,那种忘我的热情。
(5)能否做到对自己客观、豁达。能客观地视察自己,也就是说,要真正地洞察自己、了解自己。很多人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其实真能称得上了解自己的人并不多。
(6)有无自己的生活哲学。即把什么当作人生最高的价值,应该以哪种方式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
心理和人格上的成熟。是人一生必须经历的,不能逃避。应该敢于直面并接受它的若干好处。认识到并做到这一点,对每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实际上,心理成熟度与心理年龄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从一般意义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理成熟也应不断增长,但这种增长与人身高、体重的增长是有所不同的,它不是由自然规律单方面控制的增长,而是在自然规律与社会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增长,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环境,二者缺一不可。
年轻人要想使自己的心理成熟度与其年龄成正比,就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提高对社会的认知水平一个人对社会的认识与他的心理成熟度有着较大的关系。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与同学、同事、老师、领导如何相处,如何克服不熟悉的工作带来的紧张感,这些问题对一个心理成熟度高的人来说,不会感受到太大的压力;但在心理成熟度较低的人看来,会觉得压力是很大的。
2.学会应付突变的能力 心理成熟度高的人在应激条件下多采用理性应对。因此,提高在突变环境下的应付能力有助于增强心理成熟度。
3.培养适度耐压的能力在社会变革中,社会的发展往往超越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形成一定的社会压力。提高心理成熟度,锻炼自己的耐压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4.提高综合的心理平衡能力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可以减轻紧张情绪。因为明确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就可能使你摆脱某种潜在的不良情绪。这样你就会f董得何时该去求助于他人,怎样与他人合作共事。
另外,还要学会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面对危机时,应该想象怎样因势利导,借此由坏事变成好事。如果你能够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那么今后就能减少挫折。
5.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为他人所左右经常为他人所左右的人心中充满了恐惧,进而坐立不安。这种人必定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们无法做自己的主人。在生活中,要敢于说“不”字。
拒绝别人的时候不要怀有罪恶感。不要对他人的要求产生不必要的责任感。
6.学会在不同场合恰当表达自我有些人对成熟心理不理解,并且有很强的心理拒绝感,可能是其心理成熟度不够的最大原因。“何必要那么世故!”“要为心灵留一块纯净的地方。”
常常成为不少人拒绝“成熟”的借口。其实,心理成熟并不意味着让自己失去真实的一面;相反,心理成熟度高的人。更懂得如何在不同场合恰当表达、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想法。
7.努力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一个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也不是就能随时保持冷静、沉着。既然是人类,就免不了有喜、怒、哀、乐等心情的转换,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忧郁。
关键是不会被这些情绪影响,做出冲动和有损他人的行为。当有不良情绪时,不盲目地压抑,也不钻牛角尖;可运用压制、升华、预谋等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情绪压力。
只有做到真正心理上的成熟,才能够使自己更理智,坚定,勇敢,坚强。时刻保持信心和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轻松地与别人建立深厚友谊的窍门。
中国人善交朋友,关于朋友的格言警句数不胜数。如:“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少一个朋友路难行”;“在家靠兄弟,出门靠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是中华人伦文化的显著标志。
人生一世,可以没有金银财宝,可以没有高官厚禄。可以没有千古美名,但不能没有朋友。朋友是瞭望社会的窗口。朋友多,窗口就开得大,室内就会阳光明媚。一句西方格言说:“忠实的朋友是人生的良药。”实际说来,朋友比良药还要好些。良药只用在已经生病的人;友谊则可使健康的人享受人生之乐——一种终生受用的乐趣。
做别人的好朋友以及有个好朋友,能使我们日子过得丰硕充实。可是,友谊不是要有就有的,而必须经过栽种培养。
要成为一个好朋友,需具备什么条件?以下就是心理学家总结的建立友谊的窍门:
1.以友为先许多人都说:“我想多交些朋友,就是没有时间。”然而,那些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我们却腾得出时间去做。可见,要腾出一点时间来给朋友。只需动一动脑筋就能办到。
马先生是一位忙碌的律师,但他巧用心思,跟友人保持联系:跟甲友一同喝茶,跟乙友打网球,跟丙友一起到一家平素喜欢的馆子去吃午饭。他还有一本“友谊簿”,在每个月的第一天,他都会从抽屉取出这个簿子,看看有哪些朋友已经一个月没有联络,然后打电话给他们。
把时间留给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家里也许会因你没时间收拾而稍微凌乱了一点,草蔓生得过长了些,或者会错过几个电视节目。不过,为了友谊,这些小小的代价何足挂齿?
2.注意小节陪朋友共渡难关固然重要,但一些似乎无足轻重的表示关怀的行为——例如打个电话祝贺生日,寄个问候卡,并写了“背痛好了没有”几个字,都能联系友谊。
《终生朋友》一书的作者史蒂芬·达克,请人回忆他们一天之中最重要的对话。他发现,那些最要紧的谈话通常只有两三分钟长。达克说:“能让你的朋友知道你关心他们的。不是谈人生意义的长篇大论。而是诸如‘祝你求职面谈成功’之类的几句话。”
3.不要怕露出真我有些人拒绝向朋友坦露他们的内心。他们不敢在朋友面前发泄自己的恐惧、失望和消极情绪。可是,不管在哪一段友情中,都有要打开胸怀说真话的时候。
或许你会以为,如果你让朋友看到你的缺点,他们对你的好感就会减少。其实,他们可能反而因此更喜欢你。有学者指出,在友谊刚建时期,坦然承认自己的缺点可以使你更令人喜爱。
每逢有位朋友因为做了某件蠢事或尴尬事而懊悔不已时,你都可以把自己做过的一件傻事告诉他,鼓舞他。记住:让朋友清楚认识真正的你——不完美的你——是非常重要的。
4.切勿苛求我们跟朋友相交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会想起一句俗语:“日久生厌。”
我们可能开始注意到他们有些行为很令我们生气,例如:“张三总是小题大做”、或“李四老是拍别人马屁”。可是我们不应太挑剔:朋友的“缺点”也许只是乔装了的美德。
马萨诸塞州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罗柏·韦斯说:“建立友谊的良方,是大家既要有相同也要有相异之处。大致上气味相投,才会彼此了解;适量的志趣相异,才可互通有无。”
5.不要斤斤计较 对于做朋友所应尽的义务,人们往往很执著:上一次通电话是谁打给谁的?上一封信是谁写的?如果你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一定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史蒂拉见到朋友有困难,必定全力帮忙。朋友遭到解雇,她就雇用他在自己的旅行社里工作。她的单身朋友一叹孤独寂寞,她就替他牵红线。但是,史蒂拉从不把她给别人的恩惠记在心上,倒是常把朋友给她的回报挂在嘴边。这样的人怎么会不获得很多真挚的友谊16.给朋友帮助你的机会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但让朋友知道你需要他们也很重要。正如你觉得帮朋友是件乐事一样,你也应该给朋友帮助你的机会。一位学者曾提醒我们:“如果你想某个人成为你的朋友,请他帮你一个忙就行。”
7.跟朋友一起欢笑 医生兼作家威廉·欧斯勒爵士把笑声形容为“生命的音乐”。笑声能使朋友开心一整天。令好友情谊更上一层楼。
《和平、关爱与治疗》一书的作者柏尼·席格尔医生,有一天接到一位警察朋友的电话,听到这位朋友幽幽地说:“我已生无可恋。我打电话来只是跟你道别,因为我要自杀了。”席格尔立刻语带双关地说:“要是你这样做,那我就一辈子都不再跟你说话了。”那位警察朋友没想到席格尔会这样说,先是一愣,接着就笑了出来。结果,他并没有开枪自杀,反而决定去跟席格尔来一次促膝谈心。
交友要付出代价,朋友会要求你为他们付出很多。可是,为了友谊,这是值得的。到最后,你会明白著名作家史蒂芬逊那句话说得一点儿没错:
“朋友是你送给自己的礼物。”
与人交往如何掌握分寸,做到恰到好处。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国人自古就讲究说话尺度和办事的分寸。古人说:“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这提醒我们,说话有尺度,交往讲分寸,办事讲策略,行为有节制,别人就很容易接纳你,帮助你,尊重你的体面。满足你的愿望。反之,你不懂分寸,说话冒失,举止失体,不识深浅,不知厚薄,就会人人讨厌,时时难过,事事难为,处处碰壁。
一位学者指出:说话不能没有尺度,处事必须讲究分寸。比如坦诚、热情、谦逊、活泼、谨慎等等,无疑都是待人之道的必不可缺的品格。然而,这里同样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即要注意掌握分寸,尽量做到恰到好处,否则便极易失度,从而影响人际交往。为此,青年人一定要注意下列几点:
1.坦诚但不粗率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所谓友谊,这首先是诚恳。”的确,假如人际交往不襟怀坦荡,真诚恳切,而是相互戒备,“见面只讲三分话,绝不全掏一片心”,正常交往尚且谈不上,又怎能指望相互推心置腹,以诚相见?但是,所谓坦诚,也要适度,要讲效果。如,朋友之间,“胸无芥蒂,无话不说”
固然不错;但是,坦诚也应以道德、法纪为规范,那些无原则的话,可能影响他人团结的话等等,还是以少说、不说为佳。再如,说话办事透彻、痛快当然无可非议;不过,也要注意留有余地,必要的避讳、求雅还是需要的。
有时为避免意外的发生,向当事者暂时保密,不吐露真情,也是人之常情,不宜把它同坦诚对立起来。
2.热情但不失态人际交往,由于场合、年龄、性别、辈份以及交往深浅程度等等方面的不同,热情也应该有档次、分寸上的区别。在公共场合,即使熟人、恋人相见,也不宜旁若无人,高声纵情谈笑,至于失度的亲昵举动则更不相宜。有人以为,只有事事应允对方,才能显出自己的热情来。其实大不尽然。中国有句古语:“轻诺必寡信”。失信的热情好比一张空头支票,只能取悦于一时,终归毫无价值。所以,有人相托自应尽力而为,不过也应权衡是非利弊。对于那些明显不合情理,有悖法纪、道德的要求,或者虽属正当、怎奈自己力不从心的委托,都应婉言明白谢绝。总之,热情应是友谊的升温剂,但是倘若失控,超过了限度,也足以酿成焚毁友谊的悲剧。
3.谦逊但不虚假 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谦虚的品德对于人际交往尤其重要。一个背着自负自傲沉重包袱的人,他的友谊财富必然少得可怜。这里,谦逊需以坦诚为基础,否则就难免陷入虚伪的泥潭。比如讨论问题时,明明自己有不同意见,为表谦逊而不明白说出,或者吞吞吐吐,言而不尽;对方批评自己时,当面唯唯称是,背后却又发牢骚。
再者,还应划清两个界限:
一个是谦逊与虚荣的界限。如果一个人故作谦逊姿态,以求得到“谦逊”的美誉,就是虚荣的一种常见的表现。这种虚荣心一旦被对方察觉,还哪里会有愉快的交往可言?
另一个是谦逊与谄媚的界限。有些人在交际时爱对对方说一些言不由衷的溢美夸饰之词,以为只有这样才显得自己彬彬有礼,谦恭而有教养。殊不知,过分溢美,近乎谄媚。虽说谄媚也可造成协调,但这种协调总是含有一种奴性、欺骗、令人不快的成分。
4.谨慎但不拘泥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谨慎从事总是获取成功的必要条件。处理人际关系。自然不能例外。然而事情还有另外一面,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经指出:“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
在人们面前手足无措忸怩拘谨,这是既有碍于观瞻,也不利于交际的。应该说的话不说,能够办的事不办,已经成熟了的果子,也不去摘取,这就不是谨慎而是怯懦了。拘谨与忸怩貌似谨慎,实则是怯懦。在交际过程中,不应把仪态的落落大方同言行的谨慎持重对立起来。否则,一身的“小家子气”,谁还喜欢同你打交道呢?
5.活泼但不轻浮 举止活泼,谈吐风趣幽默,往往是人际交往的良好触媒,也是交往深化的催化剂。不过切莫作过了头,否则就难免上面所说的不检点、轻慢之嫌。
我们可能都曾碰到过这样的人,他不分场合,不择对象,谈话中一味插科打诨,俏皮话连篇,有时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呼叫别人的绰号,开一些不适当的玩笑,(例如以对方的生理缺欠为目标),不仅引起当事者的反感,连在场的其他人也觉得难堪,不知如何收场。这样怎能收到活跃气氛、融洽关系的预期效果呢?因而,我们绝对不能把庸俗(甚至是恶俗)当成洒脱幽默,把肉麻当成好玩有趣。否则,这种所谓的“活泼”,就将变成人际交往失败的陷阱。
在社交中要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
早在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就悟出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作为人类物质活动——人际交往的艺术,当然也存在着空间语言的奥秘!实际上,空间语言是人类利用空间来表达某种思想信息的一门社会语言,属于无声语言范畴。
比如,如果一个日本人和一个英国人在某一饭店的大厅内进行首次交谈,那么,你就会发现,那个英国人将在谈话过程中不断碎步后退。如果那个日本人不知道对方后退的原因,他将会碎步进逼,因此,两个人很可能会转起圈来。实际上,那个英国人碎步后退,是为了使他的个人区域不受侵犯;而那个日本人碎步进逼,也是为了调整他的空间需求。再如,一些大公司的总经理在和他的雇员谈话时通常保持一段距离,这种距离也是一种空间语言,意思是暗示出上下级之间的等级差别。如果雇员不懂得这一空间规律,而硬要凑近经理的身旁谈话,势必会引起经理对他的反感或恼怒。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空间范围内,这个空间范围就是他感到必须与他人保持的距离。心理学家称这种伴随个人的空间范围为“个人空间”。
那么,每个人的空间范围到底有多大呢?这个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即使在同一国家,同一部落内,也取决于不同的场合。比如,澳大利亚人喜欢有一个宽敞的空间,交谈时也喜欢人与人之间拉开距离。而对于两个素不相识的北美成年男子来说,最舒适的谈话距离间隔为70厘米左右,而南美人则喜欢靠得更近些。中国人或美国人与他人的空间范围差不多,而日本人习惯生活在拥挤的环境之中,因此,日本人的空间范围往往小于其他国家的人。非洲人的空间范围也比美国人或中国人小得多。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空间范围的大小,除了取决于不同民族和文化因素之外,同时也和许多其他因素有关。在宾客众多的鸡尾酒会上,人们必然会靠得近一些,以便交谈。在公园、办公室、酒吧间和其他社交场所,人们也往往靠得较近。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和他们所喜欢的人交谈,要比和他们不喜欢的人交谈靠得近;朋友要比点头之交靠得近,熟人要比陌生人靠得近;性格内向者要比性格外向者保持稍大的距离。在交谈时,两个女人要比两个男人靠得近。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图书馆阅览室里,当周围到处都是空座位,而你不去坐,却偏偏要紧靠一个人坐下,那么,这个人不是急促不安地移动身体和书本,就是干脆离开。
但是,假设在高峰时的公共汽车里,如果一个人坐在一个双人座位上,即使他的身体几乎与另一个人的身体相触,旁边的那个人也是不会走开的。
由此可见,在公园里和汽车里,同一个人的空间范围也会有所变动。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一个人的空间范围就像一个“气仓”,它紧紧地跟随着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扩大或缩小。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一个人的空间范围就会缩小到最小点。
人们正常地进入他人的密切区域有两个原因:第一,对方是密友,或是向对方求爱;第二,对方怀有敌意态度,或是准备“进攻”。在日常社交场合,我们有时能容忍陌生人进入我们的个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但是,一旦陌生人进入我们的密切区域,就会导致我们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心脏跳动加快,肾上腺素注入血液,血液注人大脑,这样,身体肌肉就进入了紧张地戒备状态。
研究表明,当你友好地将手搭在与你刚刚结识的人的肩上时,即使他没有任何“反抗”的表示,或是为了不得罪你而故作欣赏,但他对你的印象和感觉会有一种消极成分。如果你想让他人感到坦然自在,最重要的准则就是同他“保持距离”。应该提出的是,我们是否能在他人的密切区域内活动,主要取决于我们同他人的关系如何。比如,一名新雇员在来到一个新单位的最初阶段,很可能会感到受到别人的冷遇或慢待。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别人不过是在没有进一步了解他以前同他保持了适当的社交区域距离。过一段时间,当他被其他雇员了解以后,他们与他的区域距离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最终甚至可以进入对方的个人区域,有时还可能会进人密切区域。 在交谈时,人们躯体间距离的大小最能精确地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恋人之间接吻时一般将他们的身体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并在相互间的密切区域内活动。然而,从国外某些国家的风俗习惯中我们会看到,新年前夕,甲的朋友和他的配偶来乙家坐客,当乙同甲妻亲吻致意时,两者都会将他们的骨盆部位相互保持至少15厘米的间隔。
当然,对于区域距离的准则也有破例。比如,到了周末,国外某个大公司的总经理很可能会成为他手下一名普通雇员的钓鱼伙伴儿。钓鱼时,他们会忘记他们之间的等级差别并且可以在相互间的个人区域或密切区域活动。
然而,一旦回到办公室里,总经理就会重新将他的钓鱼伙伴儿置于社交距离之外,以维护他的尊严和社会等级规矩。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一个人对空间需求的欲望是有限的。当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大于他所需要的空间时,他就会感到凄凉、孤独和寂寞;当一个人的空间小于他所需要的空间时,或者当他的空间范围圈受到侵犯时,他就会感到烦躁不安。因此,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荒郊野外的相遇,和他们在大城市拥挤的公共汽车里相遇的结果会截然不同。两人在野外相遇,相互致意后几分钟内,就可能谈得火热,甚至会交上朋友;然而,两人若在市内的公共汽车上相遇,即使他们坐在同一个座位上,也可能会互不理睬。对于热恋中的情侣来说,花园、郊外通常是增进感情的好地方。
概括起来讲,在社交中,你是受人欢迎还是惹人讨厌。主要看你是如何地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并取决于你对空间的处理办法。因此,在行动之前,需要慎重地考虑对方的各种因素,包括他的空间范围的大小。在同他人相遇时,如关系密切,有时拍拍他的肩膀,在谈话时触摸一下他的手也会产生一种好的效果。如关系不很密切,有时你站得离人太近,即使没有触碰他,他也会对你产生疑心。所以,正确判断你应同他人保持何等距离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在跨越文化交往中,有时我们难以判断出对方密切区域的大小,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呢;事实证明,“试探”和“观察”是两种最有效的办法。
也就是说,在你试探性地凑近和某人谈话时,注意留心观察,如若对方原地不动,这就证明距离合适;如若对方身向后倾,或是碎步后退,那就证明你侵犯了他的密切区域,因此,你就应止步或后退一步。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