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理性地看待“热门”与“冷门”。

不知道从何时起,许多人开始对大学里各种各样的专业予以诸如冷门、热门之类的划分,而人们划分冷热的直接标准就是每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学校要上名牌,专业要挑热门”,这是当年考大学的坚定“信条”。就是因为这一信条,却让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奔波于职场,吃足了苦头。

一般所说的热门专业,是一些在前几年热过一阵子,由于许多学校一窝蜂而上造成供大于求的专业,如法学、计算机、金融、行政管理、工商管理、财政学、经济学、新闻、会计、旅游、专业等。

一般所说的冷门专业,一是指在人们传统观念上认为的,社会上的需求相对较小,就业比较困难的专业,如哲学、历史、地质、海洋、气象、农业、林业、勘探等专业。

然而,热门和冷门专业,常常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些昔日的热门专业,如今在就业市场上却成了少人问津的“大冷门”。比如:以前非常热门的法学专业的毕业生,目前的签约率就比较低,不少其他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也遇到了麻烦。

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冷门变热”的现象:与一些所谓“热门”专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报考时的冷门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反而十分抢手。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找到了工作;港口航道与工程、海洋地质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不错。一些小语种——像韩语、日语专业的学生,都不够用人单位抢的。化工、材料、土木工程、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也都就业形势不错。

现在,从就业总体情况来看,工科要好于理科,理科要好于文科。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依存而生的,没有“冷门”,何来“热门”之说?冷门专业也有春天,热门专业也可能遭遇“寒流”。而且,时刻不要忘记的是,求职过程中,专业并不能决定一切的全部,企业要看的是一个人素质。

虽然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着“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之分,但专业并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障碍。专业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在各单位招聘中,在考核专业知识的同时,更看中的是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各方面的工作。综合素质高,就业要相对容易一些。现在很多单位招聘时都没有专业限制,就是为了给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如果是心理素质差,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儿童时代,我们就常被告知,雪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两朵雪花是同样的。我们的指纹、声音和DNA也是如此。因此可以肯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人。然而,尽管我们知道历史上从来没有完全像我们一样的人存在过,但我们还是习惯于将自己与别人相比。我们把他们作为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成功,我们常常在报刊上读到某人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后很快就发现他们的年龄超过了我们,因此我们至少得到了一点暂时的安慰:我们也还是有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的。

但是,把自己与别人相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别人在生活中的目标与动力以及别人独一无二的能力。别人有别人的才干,你有你的才干。我们常常认为才干就是音乐、艺术或智力方面的天赋;但实际上,我们人人都有奇妙的、我们仍在忽视的才干,诸如激情、耐力、幽默、善解人意、交际才能等等,它们是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强有力的工具。

不断地拿自己与别人相比,只能使你对自我形象、自信以及你取得成功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你应该向一个人请教自己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开发——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定位以及我们将要实现的目标,决定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特的位置。

科学家认为,人50%的个性与能力来自基因的遗传,这意味着另外的50%不取决于遗传,而取决于创造与发展。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你最希望的变化是什么?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事情是我们无论如何积极思维也无法改变的。比如身高、眼睛、肤色等等;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对它们的看法,这是一种优良的品质。

从一定意义上说,你如果认定了自己的独特之处,你就能成就你独一无二的形象。如果你有一个清晰的自我形象,那么你便不会给自己贴上标签。不要被你所做的工作、所住的房子、所开的汽车或是所穿的衣服限定住,你不是这些东西的总和。成功者相信的是自己,他们取得成功的潜力不依赖于地位或身份,而依赖于他们自身实现目标的信心。

重要的是能够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一位西方诗人曾这样写道:

世上有许多事等待我们去做,  有大事,也有小事。

但只要对成功有益,  我们就要努力去做。

假如您做不了太阳,  那就做一颗星星吧!

但要尽量使自己明亮;假如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

那就做一棵小树吧!

但要努力使自己茁壮。

不可能每个人都当船长。

必须有人来当水手,问题不在于你干什么,重要的是能够做一个最好的你。

曾就儿童训练问题写过十三本书、有数千篇文章被各报争相登载的作家安奇罗·帕特里说道:“只有那些希望成为别人而不是自己的人才最可悲。”

这种现象在好莱坞尤为普遍,年轻演员们个个梦想成为二流的费雯·丽或三流的克拉克·盖博(分别为《飘》中郝思嘉和白瑞德的扮演者)。为此,执导过《钟声为谁而鸣》的著名导演山姆·伍德不得不告诫他们:“观众们已经欣赏过这些演员了,他们现在需要的是新的东西。”

波尔·波音顿曾是一家大石油公司的雇佣负责人,他会见过六万多个申请工作者,写过一本叫做《获取工作的六种方法》的书。他说:

“人们在申请工作时所犯的最大错误,就在于他们不是在表现自己。他们不是坦率地谈话,而是试图给你他们认为你想要的回答。但这没用,因为没有人想要骗子。”

地球上没有和你一样的人。发现你自己,成为你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当贝尔林和格什文初次见面时,贝尔林是名人,而格什文只是一个在为一星期35美元而奋斗的年轻作曲者。格什文的才华给贝尔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贝尔林让格什文做自己的音乐秘书,薪水几乎和他自己的一样多。“但是不要模仿我”,贝尔林劝告说,“如果你模仿我,你可能成为蹩脚的贝尔林;但如果你坚持自己的风格,那么你有希望成为一流的格什文。”

格什文听从了贝尔林的劝告,渐渐地跻身于当时美国著名作曲家的行列。

当查里·卓别林第一次制片时,导演坚持要他模仿当时一位著名的德国喜剧家。结果卓别林没有受到任何人注意,直至他以自己的方式演出,才一举成功。随后,别人还想模仿他哩!

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你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歌唱,你只能以自己的方式绘画。你是你的经验、你的环境、你的遗传所造就的你。不论好坏与否,你只能耕耘自己的小园地;不论好坏与否,你只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音符。

就如艾莫逊在《依靠自己》这篇文章中所说的:“每一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领略到这样的真谛:嫉妒纯属无知,模仿无异自杀。尽管广阔的宇宙充满了至善,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在属于他的那块土地上付出辛勤的劳动,他也就不会得到丰收的果实。在他身上蕴藏着一种新的能量,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能够做些什么;但也只有在他尝试之后,他才能知道他能够做些什么。”

耕耘你的心田,你将获得安宁和幸福。请记住:让我们不要模仿他人,让我们发现自己,成为我们自己。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