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王刚:越鼓励越神奇

姜钦峰

童话大王郑渊洁有句名言:“我认为教育孩子的秘诀就五个字:往死里夸他!”这句话不是凭空而来,除了多年来独特的教子心得外,他还亲身经历过一件事,说起来有点传奇。

1992年,郑渊洁在郑州签名售书时,遇到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孩。签完名后,小女孩说:“郑叔叔,我长大了能到您身边去工作吗?”“可以啊。”他想也没想,满口答应,又半开玩笑说,“我身边的助理,就缺一个会英文的,其他的都有了,跟外国人谈版权老吃亏,学好了英文你就来找我。”小女孩还不走:“那您给我写在书上。”他又郑重其事地把这句话写在了小女孩的书上:“长大后,学好英文到我这儿来。”小女孩捧着书欢天喜地地走了。郑渊洁转身就把这事忘了,一句鼓励的话,谁会当真?

小女孩当真了。十多年后,一个女大学生找到郑渊洁,拿出他当年签名的那本书,那句话依然字迹清晰。这时候,郑渊洁才知道,小女孩那时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正是因为得到他的鼓励,她更加用功读书,于是成绩越来越好,先是考入重点中学,后来考入一所著名外语学院,英语果然学得特别好。如今,那个女孩已在郑渊洁身边当了六七年助理。这样的故事,听上去够神奇了,还有比这更神奇的。

那是个男孩,读小学时就成了“大明星”,逃课、恶作剧、跟老师作对,简直无恶不作,坏事干尽。他把同学推入冰冷的湖水中,险些淹死;有一次在学校玩火,差点烧掉了教学楼。班主任觉得这个孩子不可救药,无奈之下只好找到他的父母,劝他们让儿子退学。他虽然顽劣,却不傻,听说以后不准上学了,在家里难过了大半天,又突发奇想——给毛主席写信!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大环境下,一个十岁大的孩子有这种想法不算太离谱。他花了整晚的时间,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封里还夹了一张自己和妹妹的合照。次日一早,他就把信投进了邮筒,信封上写着:北京毛主席收。他没告诉任何人,只是觉得好玩,没过几天就忘了。

十多天后,班主任忽然让同学给他带话,通知他去学校。赶到学校,班主任又带他去见校长。校长表情严肃地问他:“你家有在党中央工作的吗?”他摇头,忽然想起那封信,心想完了,这下祸闯大了。果然,校长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收信人写着他的名字。他只好坦白:“十几天前,我给毛主席写过一封信,大概是回信了。”

校长被吓着了,不敢拆,把信交给他。他拆开信封,里面写了许多鼓励的话,最后还写道:“希望你努力学习,注意锻炼身体,准备将来为祖国服务。”落款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校长激动万分地说:“这不仅是你个人的光荣,也是我们全校的光荣,马上去广播室,向全校广播!”校长亲自向全校师生宣布了这件大事,然后又让他宣读了信中的内容。紧接着,区、市教育局都来人了,“这不仅是你们学校的光荣,也是我们全市的光荣!”各种表扬和荣誉铺天盖地而来,他像做梦一样,一夜间,从坏学生变成“学习榜样”。

这个“淘得没边”的男孩,长大后果然成了明星,他就是著名主持人、演员王刚。那封信,他珍藏至今,那段话,到现在他依然倒背如流。正是这封信改变了王刚的命运,后来他说:“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从那天起,我就告诉自己,不能再淘气了,一定要努力学习,好好做人。”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被欣赏。给孩子一个鼓励,就是给他一个未来。

王宝强:从自恋中华丽转身

感动

十四岁时,他来到北京,为了生存,他整天徘徊在北京电影厂门口等待一份群众演员的角色,如果运气好,碰到有戏,那天就可以得二十元的微薄酬劳,这刚刚够一天的饭钱。这时的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在一些剧组里跑着龙套,后来实在没有戏了,他就跑去工地做力工以维持生活,他完全没有想过,自己以后竟会走上影视这条路,成为一名演员。

在拍《大腕》时,他碰巧在戏里面跑头套,演一堆“群众”中的一员,开机第二天,在拍戏的一个间隙,戏里的男主角,当时已是著名演员的葛优偶然摸了一下站在身边的他的头,并随意看了他一眼。其实,对于眼前的这个不起眼的群众演员,葛优这样做,完全是无意识而为之,他只是觉得这个小孩比别的小孩好玩而已。但是在他的眼里,这个动作和这个眼神却是如此意味深长。他的脸当时就红了,因为兴奋,他的心怦怦乱跳,并开始沾沾自喜地狂想:“大名鼎鼎的葛优,在上百号的群众演员中只摸了我的头,一定是我的演技好,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我是一个群众演员,但我一定要努力演到最好。”

正是带着这种心态,他开始每天都去电影厂门口守候,一天也不落。虽然做群众演员,在戏里最多只有一个背影或一句话的戏份,但他却全身心的投入,乐此不疲,每当碰到同样漂在北影的熟人时,他总会心情激动地说:“那回葛优抚摸了我的头、看了我一眼!”结果,听到的人都笑话他自我陶醉,说他是典型的自恋。但是,他却独自沉浸在这种“自恋”中,他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大腕葛优对自己有特别的期许。

当群众演员,并不是天天都有活干的,也没有人一年到头只傻等着,靠做这个来生存,但是,他却是一名“铁杆”的群众演员,无论有没有戏开工,他都没有离开,就算生活一度到了山穷水尽之际,他仍然坚持了下来。他内心的力量之源仍是自恋,每当有了困难时,他都告诫自己:连葛优都看重我,我一定能行的。

而恰恰是这种自恋,让他内心燃起了旺盛而热情的火焰,这团火焰,让他无法去辨清周围的环境如何,自恋使他“盲目”地自信,从而筛除了内心的渣滓和他想,唯留下坚强与乐观。

机遇总是偏爱那些坚韧不拔、时刻准备的人,若干年后,他最终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他从一个北漂华丽转身,成为一名优秀的影视演员。他叫王宝强,是2008年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得主,2012年主演的《泰囧》更是创下了十二亿中国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陈坤:感谢那些伤痛

英涛

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发现别人看他的眼神含有别的内容,读书之后,同学们不但看不起他,还不愿意和他在一起玩,因为所有的同学里面只有他的父母离婚。一次他想和同学一起去郊游,可惜同学却没有一个愿意和他走在一起,最后他只能够一个人慢慢回家。

学校的操场上,经常是他一个人自己和自己玩,那时候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对着天空幻想,幻想老师就是妈妈,那样就可以天天和妈妈在一起,同样如果老师就是妈妈,那么所有的同学也就会和自己一起玩了。

十一岁这年他回到了妈妈的身边,和继父、弟弟生活在一起,但他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太多太多的忧郁占据了他的心灵,他总觉得自己身边有不安全的因素,拥有的东西,转眼就会失去,他变得越来越不愿意说话,更不愿意与人交往。

读中专,学计算机,到市委机关印刷所当打字员,一切都如常人一样,平平淡淡,只是为了生存下去。做打字员,每天面对枯燥的汉字,他能够坐得住,但他不满意打字员的薪水,因为他的心里始终忘不了没有肉吃的日子,忘不了自己在妈妈生日的那一天,到菜市场买了个面包,然后把面包切开放进一片西红柿,作为妈妈的生日礼物。那个时候他最大的梦想是有一栋很大的房子,爸爸妈妈都能住在里面,爸爸妈妈不要离婚,自己不喜欢的人不要出现。

为了这个梦想,他离开了市委机关印刷所,到夜总会去做服务员,做服务员的时候,他看到别人在夜总会唱歌比自己做服务员轻松而且赚钱,于是他想到唱歌,唱了一两年之后,他可以拿到八十块钱一个晚上的工资,他十分的满足,他觉得这就是自己的生活,他仍然不敢对未来抱有很大的奢望,因为他内心深处的伤痕还经常困扰着他,让他没有安全感。

教他唱歌的王梅言老师要他去考东方歌舞团,他不肯,他不相信自己可以考上,王梅言老师只好一次又一次地鼓励他,一次又一次往他家跑,他才终于答应老师去试试。可是当东方歌舞团的三个月试用期快结束的时候,他又一次开始紧张起来,他不知道自己能否留在东方歌舞团。这个时候他的一位重庆老乡想考北京电影学院,让他陪着他一起去,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位老师忽然问他:“你为什么不报名?”他说自己是来看看的,后来还是老乡劝他,并且借了几十块钱,他才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并且考上了。

进了电影学院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都不比别人差,差的就是自信。他拍的许多电影和电视,评价都不错,而且许多观众都记住了他那双总是显得忧郁的大眼睛。正因为他的这段心路历程,《艺术人生》节目组的编导们想给他做一期节目,可是他的内向忧郁还是让《艺术人生》节目组的编导们担心,担心录制他的这一期节目会不会成功,他太敏感了,也许一句话,一个眼神,就会让他不安,甚至于跑开。他就是陈坤,一个看似随意得像一个邻家男孩一样的人,内心却充满了忧郁与不安。

编导为了这一期节目,特意邀请了知名心理咨询师赵梅做指导,当知道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又被同学欺负和排斥,后来姐姐又意外身亡,心灵一次次遭到重创的时候,赵梅对朱军说,做节目的时候,你一定要温暖地对待他。

录制节目开始,他有些紧张,两只手不知道往那里放,朱军记住赵梅的话,一直用自己的真情去对待他,终于他慢慢地放松了,和朱军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时候,他禁不住一次次地流下眼泪,但他对朱军说今天的自己终于寻回了自信,他说他把过去的伤痛都释放出来了,终于明白了自己这些年为什么不安,就是那些伤痛总是包围着自己,不过现在好了,但是也挺感谢那些伤痛的,如果没有,那么自己的人生也许就没有那么出彩。

的确,儿时的那些伤痛就像石头一样,沉沉甸甸地装在陈坤的心里,但是这些伤痛磨砺了他的内心,增长了他丰富的情感,才使得他在表演角色时,更能够剖白角色的内心,把每一个人物演得与别人不同。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