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序

推荐序一 为孩子种下一颗自控力的种子

一个朋友曾对我说:“如果孩子教育失败了,你就算拥有全世界也是个失败者。”说这句话的朋友是个资产过亿的企业家,他因忙于事业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他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把没考上大学的孩子送到国外,结果孩子不但没有上学,反而把带出去的钱都花光了。这个朋友现在限不得用所有的钱换取孩子的前途,但已经为时过晚。我也是个父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孩子教育上的成功或失败,关乎每个家庭最深层次的幸福。

我们都想培养成功的孩子,但很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成功的定义是有问题的,很多人觉得孩子考出一个高分数、考上一所名牌学校就是教育的成功,就是家长的幸福。这种对于成功的狭隘定义其实会伤害孩子,到头来也会伤害到家长自已。

在我眼中,真正成功的教育并不是让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考出了多高的分数,上了多好的学校,找到多高薪水的工作,而更在于我们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品格特质,如诚信、善良、毅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等,这些都是影响孩子一生幸福的品格特质。

从我自己的经历中,我体会到自控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孩子自控力较差的重要原因,就是家长从一开始就没有给孩子建立适当的规矩。说到规矩,好像孩子都遵守规矩,一个规矩只要放在那儿不变,孩子就会一直遵循下去。在家庭教育中,要把握好爱和规矩、自由和纪律之间的平衡,不要片面主张给孩子“爱和自由”。从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母亲对我就有一个要求:每天早上起来必须叠好被子、扫完地才能去上学。这个要求一直到18岁上大学都没有改变。我到大学也一直扫地,这带来一个好处—大家认为我比较喜欢为同学服务,都认为我是一个不错的人。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们都懂这个道理,但很遗憾的是如果没有把这一点有效地传递给孩子,那孩子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没规矩的人。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规矩定得太晚,孩子的坏习惯都已经养成了,到那个时候再想弓}导和改变孩子的行为,已经很难。所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的行为有原则。

还有一点对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特别重要,就是父母的情绪管理。父母能够做的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是能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我最怕看到这样的事情:一遇到问题父母就急得不得了,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指责孩子,反过来孩子也变得非常地急躁。可以想象,一个从不打骂、呵斥孩子的妈妈,当她给孩子提出一个要求时,孩子更容易听话和顺从;相反,如果妈妈动辄呵斥、打骂孩子,那么,当她给孩子提出一个要求时,孩子很可能会反抗、拒绝。一些父母虽然意识到要控制自已的情绪,但面对孩子反复出现的令人头疼的问题,常常感到没办法压住火气。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一是要有自我情绪管理的自觉,二是要掌握一些和孩子沟通过程中控制自已情绪的方法。从这本书里,你可以学习、领悟到这些实操方法。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家长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除了对孩子全心全意的爱,还要有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这本书对于自控力是如何形成和培养的,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到底又是怎么回事,父母怎么做好自我的情绪管理,促进孩子的情绪管理等问题,给出了全面详尽的解答。我相信,这本书可以带给繁忙的父母们一些实实在在的启发与思考。只要开卷,必有收获。

祝愿我们的孩子快乐成长,获得真正的成功与幸福!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推荐序二 限制,也是一种温情和保护

面对孩子周而复始的情绪失控、行为失当,父母很容易陷入两难境地。

一方面,纷至沓来的家庭教育“专家”教导父母“对孩子无条件关注”“与孩子做朋友”“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一些父母可能会误以为,尊重就是放弃限制、讨好孩子;另一方面,当孩子经常乱发脾气、做出令人无法接受的行为时,父母即使放弃家长权威而极力讨好孩子也不奏效,反而会强化孩子的情绪失控、行为失当。指责父母,似乎正在成为当前家庭教育的时尚,然而这并不能把父母和孩子从痛苦中解救出来。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你手中的这本书正在教给你一些实用的方法!

澳大利亚心理治疗师迈克尔·霍顿根据自已多年来针对儿童及家庭的心理治疗经验,总结出一套简单易行的办法,带领父母像灯塔一样,引导孩子学习管理情绪,转变不当行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从卷秩浩繁的书海中“捞”出这本书,并流畅地翻译成中文。相信你们一家人会从这本书的阅读和练习中,找到走出困境的办法。

本书的作者始终强调,父母需要设定必要的行为限制,教会孩子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不能在家里为所欲为,这正是“好爸爸/好妈妈”的表现。由于儿童的脑发育程度有限,因此,父母教会孩子控制激烈情绪的技能并纠正其失当行为,就是在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平衡,让孩子学会用和平、无伤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

然而,如何才能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呢?如果父母不停地说教、指责、批评甚至发火,孩子很容易因“情绪过载”而反唇相讥或置之不理。那样,他们只把注意力放在对抗父母上,却无法觉察自已的情绪,更不会让自已保持冷静和克制。

为了避免孩子因“情绪过载”而抵制合理的限制,作者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简单、实用、易行的方法,教你通过观察、描述、记录,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分类管理,即忽略那些“烦人却不严重”的行为,引导并鼓励那些“值得鼓励”的行为,在保护亲子情感联结的前提下重点限制“无法接受”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限制不等于外在的强制。限制,需要父母有能力用情绪语言去描述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只是承认感受,不是同意观点),从而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感受到父母聆听并理解自己的心声,才有能力冷静下来,从而学会自我安慰,做出有效的选择。

在刚开始实践本书中的教养方法时,你的孩子可能会激烈地反抗。不过,这不一定意味着父母有错,也不能说明孩子对父母有“’限”。这只是因为人总是倾向于抵制改变。这时,需要父母创造条件,支持孩子愿意接受限制—父母要坚持不懈,直到新规矩变成新常态。

家里的成年人要站在同一战线,在改变孩子“无法接受”的行为方面有共同的愿望,对于“允许哪些行为”和“限制哪些行为”保持一致的看法。

不要滥用表扬或奖励。自信,来自于成功地做好某件事而得到的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而不是外在表扬和奖励。孩子经常能把事情做好,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就会有真实的安全感。

多与孩子一起做快乐的事,多与孩子共同度过幸福时光,多教孩子善于做事,多让孩子感到做事不难……这些都会增加孩子愿意接受父母限制的情感联结祛码。

限制,也是一种温情的保护。祝福你在阅读和运用本书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这一点。正如作者所说:“当孩子和我们住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要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们,教会他们过一种平衡、健康的生活。”

——龙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保护儿童及家庭心理支援中心主任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