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阳光”办公,信息透明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阳光法案”,自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在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促进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该《条例》明确提出了“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但现实中,或多或少还存在“公开为例外,不公开为原则”。它们为避阳光,紧闭门窗,“地下”办公,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服务外包等方面暗箱操作,在公款吃喝送礼、公车私用、公费境内外旅游等方面搞小动作。即便被迫进行了一些公开,但也态度敷衍,避重就轻,隔靴挠痒。市井坊间对此抱怨颇多、意见很大,不断动摇了原本牢固的威信和信心。比如一些“天价采购”事件陆续被曝光。君不见,你买iPod Touch做办公U盘,我购iPhone手机当警务通,这边有十倍于市场价的硬盘和内存条,那厢就抖出一张天价购酒发票……公众惊呼这些部门“太有才”,连连表示“伤不起”。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河南周口。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基层群众不断反映当地某些政府部门存在吃空饷问题。但由于相关部门守口如瓶,就是不公开信息,无法查证是否属实。这无疑对政府形象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自2013年6月1日起,周口市有关方面充分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开始治理。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公布举报电话,设立通信邮箱,专门受理问题线索并予以查处。截至8月20日,周口市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共已查处5731个吃空饷人员。按照每年每人平均工资2万元的标准计算,仅发放平均工资所需的公共财政开支就超过了1亿元。8月22日,河南大河网刊发了《周口查出5731人吃空饷》的新闻报道,将这一情况公之于众。9月11日,《法治周末》又深入采访报道此事,随后该报道被其他媒体及网络大量转载。舆论一片哗然,相关舆情热度也快速升温,当天的相关网络新闻591篇,相关微博超过1.8万条。吃空饷问题终于浮出水面,昭然示人,也惊煞众人。

问题传开后,网友普遍认为,能下如此大的决心来查处吃空饷的问题,这是一种担当与进步,甚至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彻查,并对吃空饷背后的相关人员依法问责。但也有人置疑,一个单位公职人员有多少,有多少在上班,发了多少工资,有没有人吃空饷,单位领导、人事及财务部门等一定心知肚明。但为什么能够躲到阴暗处,直到今天才让人知晓?除了恐怕这些人有“背景”、不好惹之外,是不是也有信息不够公开、为这颗毒瘤间接提供滋生土壤的原因?如果政府工作能够更公开些、公职人员信息更透明些,谁又能捂得住、盖得住、拖得住?恐怕吃空饷的人员早就“见光死”了。

尤其是今天,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迅速崛起,我们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便利的条件以及更积极的热情,关注自身知情权。在这样的时代执政,领导干部决不能和群众的知情权“躲猫猫”,只是“嘴上说说”、“报上登登”、“网上挂挂”,所公开的信息中通知、公告、规章等抽象文件多,指导部门如何执行、群众如何办事的具体信息少;工作总结、事项报告、领导活动等一般性、表面上的信息多,关于政府部门的职能、职权依据,以及人、财、物、事权等关键性、深层次的信息少;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结果性的信息多,而群众更为关注的过程性信息少;事前告知的信息多,事后反馈评价尤其是社会评价和群众满意度的信息少;不及时更新或为应付检查才更新的静态数据多,日常更新的动态数据少。

特别是在面对已经出现的舆情事件时,别总想绕过信息公开,企图用“捂、堵、瞒”的老套路来解决。这些老套路在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是行不通的,而且会遗患无穷。从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到2008年云南孟连事件,再到2011年广东乌坎事件,这些事件背后的舆论风暴,无不循着“因政府信息不透明、群众知情权受阻而起,到网上网下各种传言甚至谣言纷至,再到群众负面评价与质疑井喷,最终政府出面澄清告结”的轨迹运行,最终还是要回到公开信息、还群众知情权这个原点上来解决问题。与其如此,为何不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及时进行信息公开,让政务在阳光下运行?

实际上,只要党政机关信息越公开透明,满足群众知情权越积极,向群众通报重要信息越及时准确,群众就越理解、支持和配合政府的决策和行动,问题就越能顺利得以处理。在河南周口吃空饷事件处置中,由于周口市主动将此问题“晒”出来,“阳光”办公,透明处理,舆论对于该事件的评价总体持肯定态度,群众对该问题的解决也充满了期待。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群众的知情权也并不意味着对自身权力的限制。相反,通过公开信息,懂得在“玻璃房”中工作和决策,接受群众和媒体的监督,最大限度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使权力运行更加透明、更加科学,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公信力。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公共权力的一种良性保护。

2009年3月,中央纪委和中组部选取江苏省睢宁县、河北省成安县和四川成都市武侯区三地,作为(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单位。经过一年半探索后,三地试点工作受到充分肯定,试点由此扩大。2011年3月,全国共有69家单位被纳入试点范围。2012年6月第二批试点工作结束,试点成果再次得到了广泛肯定。无论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几乎一致认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在优化权力结构、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力监督、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的大量探索,推动了“阳光”办公、促进了信息透明,是十分有益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第二批试点单位北京市西城区为例。该区首先按照“以责定权”的基本思路,梳理出区党代会、区委全委会和常委会权力47项,区委常委会成员权力116项、区委各部门权力139项,编制了职权目录,明确各项权力的主体、责任和要求,科学设计权力运行的步骤和重要环节,绘制区委权力运行流程图164张。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为权力套上了缰绳,保证权力的正确运行和规范行使。其次,优化权力结构配置,理顺区级领导班子的职能关系。制订《重大事项决策规则》,确定了区委决策程序和决策事项,突出了常委会决策职能、政府的执行职能,强化了人大、政协和纪委的监督职能。再次,推进权力运行的透明和公开,强化对各项权力的有效监督。明确规定了主要公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及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重要人事任免等7个方面的重要事项。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办法,制定了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社会监督员制度、社会评价制度等,逐步形成了对区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社会监督体系,确保区委权力阳光运行。最后,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权力行使风险的防控管理。对各项权力进行廉政风险定级,认真查找权力运行步骤和重要环节的潜在风险。把区委关于重要干部任免权、重大事项决策权、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的权力运行流程,开发转化到计算机程序中,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权力运行流程进行管理,使“阳光”充分照进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让信息充分展示在群众的视线之内。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西城区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随着区委权力的规范透明运行,区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得到提高,区委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西城区也被评为了试点工作先进单位。

因此,新时期的党政机构及其领导干部,必须懂得和群众坦诚相对,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的“开放、透明、互动、即时”来公开信息,“阳光”办公,实现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与通过接受监督提高执政能力的“双赢”。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又适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对提高信息公开的效率和质量做出了新的部署。有理由相信,政务沟通必将迈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