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争气不争功

个 案

某公司新旧总经理交接典礼,王董事长亲自主持。他循例先说一些旧任张总经理的贡献,肯定其5 年任内的改革对公司有很大的助益。

然后介绍新任李总经理的简历,并且推崇他的宝贵经验和出众能力,相信公司在他的主持之下,必定有更为灿烂的未来。

张总经理致辞的时候,忽然间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平日的果敢和气魄,顿然消失。

他十分客气地表示,由于过分重视绩效和士气,对于某些同人,似乎疏于照顾,希望大家体谅他的苦心,多多包涵。

他又表示虽然离开公司,但是仍然在本地任职,以后见面的机会很多,请大家秉持原来的爱护之情,不吝指教。

李总经理是新人,大家对他所知不多。他诚惶诚恐,生怕大家一下子不能够接纳他,所以致辞时尽量镇静而和缓,偶尔添加一些幽默,希望博得大家的好感。

这些情况,各公司、机构大致相同,好像有一定的模式,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同样的话,采取同样的态度和语气。久而久之,似乎形成一套不成文的公式,非如此不可。

交接典礼的主持人,无论旧任总经理的退休、荣升、迁调或革职,一定要说些赞扬的好话。

请问:

1. 为什么交接典礼,差不多都要说些如此这般的话呢?

2. 王董事长先肯定旧的总经理,再推介新任,为什么?

3. 各人的表现,隐约可以体会到什么内涵?

4. 真的是功没、过存吗?

5. 如果是的话,我们努力做什么呢?

请把您的高见简要地写下来:

分 析

1. 人嘛,好聚好散。中国人凡事考虑得很长远,而且特别相信“山不转水转”,同时“不是冤家不聚头”,所以主张“要散,就应该好好地散”。

为了好散,我们相信新旧任交接典礼具有很大的功能。不但可以化解彼此的误解,把多年的恩恩怨怨淡化,而且能够减少以后的困扰或纷争,留下以后好见面的宽广余地。

至于能不能达成这些使命,决定于彼此的诚意和用心。特别是主持人的心胸,这时候表现得十分清楚,也影响到典礼的成效。

2. 董事长通常会首先感谢旧的总经理,再推介新任,以表示继旧开新的气象,以及不忘本的精神。原有的同人,心理上比较好受,因为董事长并没有喜新厌旧。卸任的总经理,致辞时会比较冷静而客气,不至趁机放炮,说出很多令人下不了台的难听话。新任总经理也比较容易接腔,不必一接任就去选边站,出面支持董事长,为其辩护,令人觉得有备而来,反而不容易加以接纳。

3. 张总经理就算再坏,也替公司担任了5 年的重要职位,总归有他的贡献,王董事长趁着交接典礼,把它说出来,张总经理的心里会好受得多。

旧任总经理如果是荣升更高的职位,大概就不至于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个地方硬得起来。

他说不定会轻松地用开玩笑的口吻来欢迎新任总经理,并且提示他一些未解决的难题,表示自己有先见,只是未动手而已。

若是退休,多半会感叹韶光易逝,年华老大,因而对大家多多勉励,更感伤地和大家道别。

现在张总经理很明显地与董事会意见不合,被“莫须有”的罪名所套牢,不得不对某些可能让自己难堪的同人,再三致歉。毕竟英雄不吃眼前亏,何必冒险?

新任总经理如果是旧任的得力干部,受到多年照顾,又力荐新职,对于旧任总经理自是感激不尽。致辞时就会极力推崇老总经理的金科玉律,宣称今后“萧规曹随”,还请老总经理一本初衷,多加指导。

李总经理是新人,最担心的是大家对他欢迎与否,所以当前的急务,仅在争取好感,以后种种,留待他日再来计议。

其实,交接典礼总共不过几十分钟,简单隆重,转眼就成为过去。

重要的是,交接典礼过后,旧任再好,再有重大贡献,终究要离去。新任再陌生,再摸不着头脑,还是要共处。

于是攻讦既往,歌颂现在。但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以前的伟大处,逐渐褪色,甚至成为不可原谅的过失。现在的所有措施,无非求新求变,而且切中时弊,为全体员工谋取最大的福祉。

4. 功没、过存。过去的功劳,一笔勾销。往日的过错,不断地显现。同人之间,说起过去都摇头,提到眼前就表示有希望。世态炎凉,人间冷暖,在一交一接之后,才明显地流露出来。

王董事长为了支持新任李总经理,不得不对原任张总经理的所作所为,做另一角度的分析。

有意无意,透露自己从被蒙蔽到看清真面目,实在有难言之隐。

聪明的话,加上一句:“不管怎么样,他辛苦了这几年,我还是十分感谢他。”闻者无不动容,更加怀疑张总经理究竟有什么对不起董事长的地方。

张总经理若是传给他的儿子,相信应该不会遭受攻击。相反的,儿子当上总经理,更是以老总经理为荣,处处拿老总经理的话作为重要依据。

这样我们才了解,为什么自古以来,历代皇帝极力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因为一旦皇位被别人的儿子所占据,便要改朝换代,一切归于幻灭。

张总经理如果力荐自己的亲信来继任,那么他晋升之后,依然可以遥控原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公司,何乐不为?有势力而不求扩展,哪里能够形成更大的势力网?

不过,儿子也有反叛的可能,亲信更加不保险。

所以儿子也好,不是儿子也好;亲信也好,不是亲信也好,重要的是,要及早培养可以使自己经营理念继续发扬光大的继任者,这才是总经理的主要职责之一。

自己既不要同董事会形同水火,又有能力在自己离职时,推荐合意的继任人选,这才是真正风光的总经理。

总经理在任内表现良好,且有卓越的贡献,并不表示自己就没有过错。因为同样一支笔,可以倒向东,也可以歪向西,同样一件事,可以说成白的,也可以说成黑的。

往往一件好事,被渲染为不堪入目的坏事;明明一件坏事,却被巧妙地粉饰涂金,变成天下的好事。

总经理在任时的功劳,大家绝口不去提他;所有的过失,尽量加以扩大和丑化,任凭退任总经理三头六臂,也无可奈何!

时势所趋,形势所逼,很容易造成“功没、过存”的结局。中国人很早有见及此,才告诫我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看似消极,其实非常有道理。

5. 既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们努力的目标,最好放在“不要产生过错”,而不是“尽力求取功劳”。

为什么不求功?因为功劳很容易被人遗忘。除了自己的子孙,谁还愿意牢牢记住自己的功劳?同时,由于时势的变迁,形势的转移,当年的功,很可能是今日的过。

大家在极力翻案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当时的情境与今日不可相提并论,却全然站在今日的观点来审视当时的决策,当然一无是处。

请问:公司的福利措施,是什么人制定的?答案不是“我”,便是“不知道”。公司的新产品,是谁开发的?答案不是“我”,就是“谁管他”。

自己的功劳,当然不会忘记。别人的功劳,记那么多干吗?

不求功的真正含义,是有功劳也要自行忘记,不要老是认为自己有功,这样才不会灰心、失望。

为什么但求无过?因为过失永远存在。过失所带来的后遗症,历久不衰,令人时常痛恨、责骂,实在很不幸。

何况当时的功,时过境迁,很可能变成过。再加上占便宜的人称赞为功,没有占到便宜以及受到伤害的人,必然诋毁为过。

请问:这一件事情,为什么会这样?答案是:“还不是朱七搞的鬼!”怎么不能自己调班?答案是:“前任厂长定下来的臭规矩!”

说 明

但求无过的真正含义,在于自己提高警觉,不要轻举妄动,自以为是。自己的过失,多半看不出来,更加要警惕,以免到处惹祸,给自己留下一大堆洗刷不完的过错。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有所作为的时候,必须留意它可能带来的功过。

肯定有功的,要以无功的心情去完成它,并且时时注意料想不到的过失,及时加以补救,以绝后患。万一是过的,立即悬崖勒马,以免坠入深渊,悔之不及。

李总经理就任之后,当然应该有所表现,才不辜负众人的期望。但是,表现归表现,却不必将自己的功劳建立在前任的过失上面。

总经理开始觉得过去的不合理,马上出现一箩筐“往昔的罪过”,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不可不防。

过去是过去,过去的一切决定,想必有当时的许多限制,不得不如此。现在是现在,现在的一切决策,当然依据现在的情势,做最合理的选择。

然而,现在是过去的延伸,没有过去,哪里有现在?过去那些看起来“幼稚”的做法,正是今日这些显得“成熟”的基础。

人往往喜欢彰显自己的才干,夸大自己的功劳,却很少察觉后人正在那里摩拳擦掌,准备批评自己的能力,贬低自己的贡献。

长江后浪推前浪,每一代人,都在否定上一代的价值。江水呜咽,看起来有很多人也在哭泣!

前后任是缘分,好不容易才有这么一交一接的机会,彼此都应该珍惜。

前任以后任为荣:幸亏有你,我的理想才得以发扬光大。后任也以前任为荣:多承打下这么扎实的根基,我才能够在上面跳跃自如。

人,要彼此谅解,更要彼此勉励。大家只顾自己的伟大,不顾他人的辛苦,这时候“功没、过存”的道理,就更加明显,因为几乎人人都有过,个个皆无功!

要 则

1. 好聚不如好散,留下以后好见面的余地。中国人比较重视祭吊,而不重视庆生,意思是前者大多出于真诚,因为此时再也要求不了什么,而后者则很可能怀有巴结、讨好、索求的成分,不可不防。

2. 交接典礼往往包含很多信息。如何去解读?要看各人的本事。最好不要存有成见,采取比较客观的心态,来观察、分析,以期对未来的发展,有所判断,也有所应付。

3. 功没、过存,是不争的事实。每做一件事,先想想可能造成哪些后遗症,事先想办法加以避免或减轻,应该是可行性分析的主要部分。不能够做了再说,以免得不偿失。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