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军史乡土 >人物传记 > 晚清第一圣:多面曾国藩 > 第 3 章 柔弱胜刚强:归乡反省大彻大悟"
第3节 第三章

曾国藩以为自己说得在情在理,皇帝一定会答应他的请求。然而这时候,主张重用汉人的文庆已经过世,朝廷之中已经没有替曾国藩说话的满109人了。因此,刚愎自用的咸丰皇帝自作主张,拒绝了曾国藩的请求,命他在籍终制,等三年丧期过去后,再给予他新的任命。这样一来,咸丰皇帝实际上是剥夺了曾国藩对湘军的领导权。

曾国藩绝对想不到,他辛辛苦苦为清政府征战这么多年,最终换来的只是咸丰皇帝对他的猜忌。曾国藩的宿敌,长沙城内的官员们得知这件事后,一个个喜形于色。有人认为曾国藩向朝廷索要督抚实权,是在要挟朝廷,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其他人也跟着起哄,大骂曾国藩是假道学。

曾国藩的人生理想就是做圣人,他最忍受不了的就是别人说他假道学。在得知长沙官场对他的嘲讽后,坚忍功夫尚未修炼到家的曾国藩彻底被击倒了。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大有追随父亲而去的趋势。

曾国藩的好友欧阳兆熊得知曾国藩病重后,推荐了一个叫曹耀湘的人前去给曾国藩看病。这个曹耀湘,并不是个单纯的医生,他精通经学和佛学,是个小有名气的学者。

曹耀湘来到荷叶塘见到曾国藩的时候,曾国藩已经卧床多日,气息奄奄。曹耀湘给他把过脉后,曾国藩努力睁开眼睛,声音异常微弱地对曹耀湘说:“我这病,还有救吗?”

曹耀湘笑道:“涤生兄得的是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

果然是名医,一句话就点中了病根!曾国藩这么想着,猛地坐起身来,用渴求的眼光望着曹耀湘说:“心药在何处?”

曹耀湘不紧不慢地从旁边的书架上拿过来一册《道德经》,递到曾国藩手中,对他笑着说:“岐黄可以医治身体上的病,而黄老可以医治心病。涤生兄只需将《道德经》熟读三百遍,自然能明白我的意思。”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个支柱。儒家主张入世,以挽救世道人心;道家主张出世,倾向明哲保身。中国的士大夫长期以来都受着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的影响,在进与退、仕与隐之间不断地做着抉择。曾国藩之前的所作所为,体现的正是儒家的思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不妥协,不退让。但这种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行得通的,犹如松树虽然坚韧但很容易被大济、以柔克刚。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才能像老子所说的“水”一样,能够适应任何环境,心胸像大海一般地宽广。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用成功书写人生的美丽篇章。

曾国藩当然明白曹耀湘为什么要他读《道德经》。当他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道德经》的时候,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幅过往的画面。当他诚惶诚恐地等待着咸丰皇帝对《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的批复时,咸丰皇帝当着朝臣的面,怒气冲冲地将奏折扔到地上,并且准备严惩他。当绿营兵冲进巡抚衙门大院,险些将他刺杀的时候,长沙城内的官员没有一个前来安慰他。当他的军队在靖港被太平军击败,长沙城内的官员一个个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湘军兵败湖口后,他派人请求江西巡抚陈启迈接济湘军军饷,遭到无情拒绝。当他不等朝廷批复就回家守丧的时候,长沙城内的官员骂他不忠,骂他是伪道学。他向朝廷索要督抚实权,又遭到无情拒绝,长沙城内的官员又将这件事传为笑柄。

自己以前太过刚强、太过桀骜了!刚强而不知道变通,桀骜而不虚心,怎么能不得罪人!一个人不能改变环境,就只能想办法适应环境,一味的刚强、孤傲,与世俗格格不入,是办不成任何事的。自己读了这么多经书,却连《道德经》“柔弱胜刚强”的道理都没读懂,真是惭愧!要改变自己,必须从学会以柔克刚、戒骄戒躁开始!

曾国藩的人生观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多年以后,当他总结自己一生成败得失的时候,他将这一年多的家居时间,视为“大彻大悟”的关键时期。他说:“当年我很自负,以为自己本领很大。对什么事情,首先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是。那年大彻大悟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看待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都该是别人的好处。所以,从那年开始,我的人生观发生了根本转变,与四十岁之前迥然不同。”

所以,当曾国藩在1858年夏天重新复出后,人们发现这个曾经非常令人讨厌的曾国藩,完全变了一个人,居然是那么低调、谦虚、和蔼可亲。人们渐渐地忘掉了过去与曾国藩的不快,主动与曾国藩改善关系,就连最看不起他的左宗棠,都改变了对曾国藩的看法。

当时,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已经与洪秀全集团彻底决裂,他的军队在浙江、江西一带攻城略地。江西当时绝大部分的府县已经被湘军收复,而浙江则没有一位大将坐镇。在此之前,李续宾等湘军将领多次请求朝廷重新启用曾国藩。所以这时候,咸丰皇帝想到了曾国藩,命他立即出山,率军入浙。

依照曾国藩以前的性格,在接到这封圣旨之后,恐怕又要和皇帝较量一番,因为皇帝之前羞辱过他,而现在局势危急了又来请他。然而,这时候的曾国藩,已经完全转变了。他接到皇帝的任命后,立刻起程。同时上了一道《恭报起程日程折》,平实沉稳,无丝毫讨价还价之意。咸丰皇帝看后,感到很满意,嘉奖他说:“你这次奉命即行,可见是非常关心国家大局的,忠勇可嘉。”

曾国藩不仅改善了与朝廷的紧张关系,还试着改善与同僚们的人际关系。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与左宗棠的关系。湖南是湘军的大本营,左宗棠又是湖南的实际掌权者,改善与左宗棠的关系对于曾国藩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曾国藩想了一副对联,叫做“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意思就是恭恭敬敬战胜怠慢,恪守仁义战胜欲望;知道刚强是好的,但也要学会阴柔。曾国藩见到左宗棠后,请他书写这副对联。曾国藩这样做,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左宗棠的敬重,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副对联的内容,向左宗棠传达一个信号,我曾国藩彻底改变了,以后不再与你和湖南官场对着干了。

对于曾国藩的示好,左宗棠表示欢迎,他很高兴地替曾国藩书写了对联。曾左关系也就此进入了一个短暂的“蜜月期”。

除了左宗棠之外,曾国藩还拜访了长沙城内的几乎所有的官员,不仅包括湖南巡抚骆秉章,连一些小小的县丞,也在曾国藩登门拜访的范围之内。曾国藩的诚意感动了这些曾经与他势不两立的对手。湖南作为曾国藩的家乡,从这一刻起,才真正成为了曾国藩可以完全依靠的大本营。

纨绔子弟官文面前,曾国藩更是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谦恭,给足了官文面子。官文觉得,曾国藩和胡林翼一样,都是很会做人的人,因此解除了对他的戒心。

江西更是曾国藩遭受奇耻大辱的地方。在这里,曾国藩改善人际关系的努力要更多一些。江西官场也渐渐接受了这个改头换面的曾国藩,而曾国荃在江西战场上的优异表现也给曾国藩加分不少。所以,曾国藩在江西的处境,也比之前好了许多。

值得指出的是,曾国藩的大彻大悟,虽然是一种对世俗的妥协,但并不意味着曾国藩赞成完全的世俗化。就像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前提是保持中国的独立自主一样,他向世俗低头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保持道德底线。所以,曾国藩并没有因为向世俗低头,就放弃了对仁德、诚信这些儒家基本理念的追求。比如后来,李鸿章向他请教处理对外关系的方法时,他就说只有诚信一个办法,可以令外国人折服。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