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到法国、到巴黎的人,几乎没有不到罗浮宫的。

不仅因为他是规模浩大的皇宫,欧洲的统治中心,更主要是因为,它是欧洲文物保存最富、艺术珍品最多的一个博物馆。

而让我这个中国游客特别开心的是,除了展览馆的透明金字塔式总体设计是出于华人贝律铭之手外,更让人开心的是,这里应该说是唯一一处有中文参观指南的地方了。

奥妙的是,进入“金字塔”就进入了大厅,取光十分理想,大厅十分明亮。

排队购票的人,秩序井然。

我和大米穿过熙攘人群径直来到二层大厅,在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墙缝隙里,窥见了爱神的面容。近了近了……直到我终于站在了人墙里围,仰头看见这樽两米高的大理石像时,心里竟然突然有种难以言传的感觉。

女神的美,因为世人的争夺,使她失去了双臂。

古希腊神话中,爱神维纳斯也被称为“阿佛洛狄忒”。相传,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

女神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无一不为她的美貌倾倒,纷纷向她求爱。宙斯也在求爱者其列,同样被拒绝了。宙斯一怒之下,将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而这位美丽无双的女神,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为之生下小爱神厄洛斯。

卢浮宫里这一尊断臂的女神像,是希腊米洛农民伊奥尔科斯1820年春天刨地时掘获的。出土时的维纳斯,右臂下垂,手扶衣衿,高高伸起的左手里,握着一只苹果。

可惜,后世的人们,再也无法看到双臂健全的美丽女神,连同那只苹果的全貌了。我们只能透过几百年来的时间洪荒,想象出她的样子。

当时,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布勒斯特得知此事后,赶往伊奥尔科斯住处,表示要以高价收买此塑像,并获得了伊奥尔科斯的应允。但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现金,只好派居维尔连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报告法国大使。大使听完汇报后立即命令秘书带了一笔巨款随居维尔连夜前往米洛洽购女神像,而这时,却不知农民伊奥尔科斯已将神像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居维尔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英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派舰艇赶来争夺,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混战中雕塑的双臂不幸被砸断,从此,维纳斯就成了一个断臂女神。

如果这樽像有知觉,有感情,她是否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不管是作为神,还是作为一樽像,难道自己永远也摆脱不了挑起人间战争的命运吗?

而此刻,我看着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看着她。她,依然阿娜地站着,面容安详。

没有胳膊的维纳斯拥有“残缺美”,这种“残缺美”是人们在一场残酷的争夺与杀戮后,为自己开脱的借口吗?

可她此时就站在这里,彰显着胜利者的所有权,可她的美,真正地属于过谁吗?

别过维纳斯,我们在一处开阔的高阶处,找到了胜利女神像。

很可惜,这座高3.28米的、创作于公元前3世纪的雕像的头部和手臂残缺,我们已看不到她的容貌。但也正是如此,人们才可以毫无禁忌地想象她是花容月貌抑或是威武豪迈。就像断臂维纳斯身上那无可复制的残缺美。

女神全身充满了生命力和雄壮的感觉。从保存完好的躯干中,仍能感悟到女神英勇、飘逸的气势。两支张开的翅膀和轻盈飞扬的衣裙,让人感到女神正在空中腾飞,有着一种强烈的运动感。丰满躯体在薄衫下透露出力量和健康,表现了胜利和与之而来的喜悦。包裹身体的薄衣被大海的飞沫打湿,随风飘扬,紧贴在女神丰满胴体上,细密而又富于变化的衣褶勾勒出女神优美的曲线,给人以华丽优雅的美感。

我为这尊女性肉体所蕴含着的无穷、蓬勃的生命力而感到惊叹;同时又为她那高贵、优雅的美而折服;更为她那欲言双止、动静相宜的完美平衡而几欲拍案叫绝。

接下来,自然是举世闻名的、拥有最美丽笑容的蒙娜丽莎了。

在我们游走在人群中,寻找蒙娜丽莎画像的时候,大米哼起了林志炫的那首老歌:啊,蒙娜丽莎,你是谁?……

看到了,我看到了。蒙娜丽莎优雅地坐在那里,背对着幽深茫茫的山水,带着微笑,面容安详。不得不说,达芬奇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那奇特笔法,带给这位女子无与伦比的美。

谁能勘破那曼妙而神秘的微笑呢?仿佛世事如何变迁,都是无法打破她心里的平静一般;又仿佛是早已看透了世间的纷扰与喧嚣,使她练就了一身波澜不惊的本事。所以,看着她的笑,一切的争执,一切的纷扰,都不存在了,有的,只是那一份山高水长的恬然淡泊。

看完了“卢浮宫三宝”,接下来,便是悠游地在这个大“首饰盒”里“寻宝”了。

大米说,游卢浮宫还是有导游带着为好。于是,她抓着我,跟在一个二十来人组成的中国团的后面,并对我挤挤眼说:“咱就跟着他们了。”

我们认真地参观了一批批古物,虽然其中有不少已经缺头少腿了,但,这都是千年、百年历史的见证。在这里,连几十吨重的古雕、石础也运了进来。可见,罗浮宫的储藏的全面性与珍贵。

回望法国卢浮宫,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北京紫禁城,还有《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里面的一个个镜头。

我想,“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这是怎样的机缘?中国人相信机缘!

巴黎歌剧院,从未停止过笙歌

巴黎歌剧院,是法国上流社会欣赏歌剧的场所,不管内部装饰和外表建筑都极尽华丽。

头天晚上,大米笑嘻嘻地跟我说,咱们明天要去巴黎歌剧院,过一把法国上流社会的瘾了。

去巴黎歌剧院的时候,我坚持不让大米开车,而是坐地铁去。于是我们坐地铁至Opera站。

巴黎是个处处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如果去任何地方都坐大米的车,那么,我会错过多少在街头感受艺术气息的机会呢?

果然,地铁里拉风琴的,唱歌的,街头跳街舞的,弹琴的,画画的,应有尽有。有种跻身于艺术家地界的感觉。

和大米并排坐在地铁上,耳边飘着卖艺人法兰西风情的琴声与歌声,伴着这样的音乐开始了新的一天,那一刻我才感觉到生活的美好。

据说,19世纪中期以后,巴黎更是成了一座放逐者的城市。这里有宽松的政治气氛,有学生,文人,艺术家掀起的反文化潮流,也就是所谓的波西米亚文化,所以多数人选择到巴黎来流浪。巴黎至今仍是异乡人喜欢呆的地方,走在塞纳河边,坐在路边咖啡馆里,一个异乡人也许能体会到巴黎城里某种淡淡的忧郁和流浪情结。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以来都对流浪的艺术家有种特别的感觉。每每在北京的地下通道见到抚琴唱歌的流浪歌手,或者是某个公园门口看到兀自入神写生的人时,我心底都会升起淡淡的惆怅。或许是这些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吧。

而我,经历着都市的繁华,小心地学着规则,却从来不愿意和自己的梦想相濡以沫。

地铁里的际遇,跟今天去歌剧院的行程特别相称。

远远看见歌剧院全貌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心想,又是一个经典的欧式建筑而已。

谁知,这座建筑里,会有那么多的关于音乐的记忆。

大米指着建筑上的雕像,一一向我解释。

“看到了吗?那个右手捏着衣角、左手横过腰际的那樽塑像?”

我顺着大米的手指望过去。

“P-e-r-c-l-e-s-e,乔瓦尼·巴蒂斯塔·佩尔戈莱西,意大利作曲家。15岁即在洛雷托圣元音乐院任教,22岁时为那不勒斯大地震而作弥撒曲,大获成功。可惜呀,在26岁那年便去世了。他是意大利喜剧歌剧的先驱,并对欧洲喜剧歌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说到这里,大米看着我说:“你呀,就别再想当个与文艺沾边的人了,你看,从来在艺术上有成就的人,向来都薄命。天妒英才哇,我倒是更希望你做个平庸的人。”我瞪一眼,并不说话。

“你再看那个双手交叠放在前面、虽然微微颔首,却在忧郁的神色中透着一股子桀驁不驯的,是多米尼科·奇马罗萨,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奇马罗萨1772年毕业于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开始创作歌剧,1787年赴俄任圣彼得堡宫廷作曲家,1791年任维也纳宫廷乐长,1799年法军占领那不勒斯,奇马罗萨因支持法军后被驱逐,客死威尼斯。他是18世纪最重要的喜歌剧作曲家之一,作品旋律优美丰富,情调幽默机智,当然了,他作品里的感情深度较莫扎特还逊了一些。

“还有那个嘴巴微微张开,如炬目光直视前方的,是德意志作曲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海顿是继巴赫之后的第一位伟大的器乐作曲家,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被誉称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还有那个,你看见了吗?左脚微微踮起,低着头的那个?”

我再望过去,看到大米指着的塑像上方赫然写着:BACH。

“巴赫!他就是巴赫!‘现代音乐之父’巴赫!”我几乎惊叫道。

大米笑着说,“原来你也有这么不淡定的时候。”

我说:“当然啦,不过你这家伙什么时候学识变得这么渊博啦?”

她把头猛地一仰,用手做了一个快速捋起流海的动作:“我一直都学识渊博的好吗?”

我冲她做个鬼脸,然后便不理她,兀自地欣赏起这一座座雕像。

(36-1图,36-2图,36-3图)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留意过歌剧院外面的雕像,你可能会发现,这所有的雕像里,几乎绝少是法国人。

一座法国地标式的建筑,所尊崇和铭记的,却多数为意大利人、德国人。

的确如此。

早在17世纪时,意大利歌剧风靡整个欧洲,称霸歌剧舞台。

欧洲各国的作曲家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歌剧艺术,与意大利歌剧相抗衡,同时,也与宫廷贵族追求时髦的庸俗趣味进行斗争。

就是在这一时期,法国吸取了意大利歌剧的经验,创造出具有本国特色的歌剧艺术,法国歌剧也由此发展起来。

也正是法国歌剧艺术风格的形成,催生了法国将建立自己的歌剧院。

1667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批准建立法国第一座歌剧院。

1671年3月19日,“皇家歌剧院”落成,它就是巴黎歌剧院的前身。

1763年,皇家歌剧院毁于一场大火。

1860年,新的歌剧院建成,成为举世公认的第二帝国时期最成功的建筑杰作。

而他们,并不曾忘记那些给自己艺术风格上的启蒙老师,即便他们都不是法兰西本土人。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奇观:那么多雕像里,大多数都是欧洲绝顶的音乐家。

而当大米告诉我关于巴黎歌剧院的一些数字时,我十分惊讶,这绝不亚于听到艾菲尔铁塔的零部件数量时的惊讶: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舞台,可同时容纳450名演员;剧院有2531个门,7593把钥匙,6英里长的地下暗道。

富丽堂皇的门厅四壁和廊柱布满巴洛克式的雕塑、挂灯、绘画,有人说这儿豪华得像是一个首饰盒,装满了金银珠宝。

一进入歌剧院,马上就会被壮观的大楼梯吸引,大理石楼梯在金色灯光照射下更加闪亮,说法之一是被当时夜夜笙歌贵族仕女的裙衬擦得光亮,可见歌剧院当时盛况。大楼梯上方天花板则描绘着许多音乐寓言传奇故事。想亲自体会名媛仕女走过大楼梯的感觉,必须要先买票进入歌剧院博物馆,欣赏过大楼梯后,可从两侧进入歌剧院走廊,这些走廊是提供给听众在中场休息时社交谈话的场所,精美壮观程度不下大楼梯,加叶尼构想将大走廊设计类似古典城堡走廊,在镜子与玻璃交错辉映下,更与歌剧欣赏相得益彰。

歌剧院的地下层,有一个容量极大的暗湖,湖深6米,每隔10年剧院就要把那里的水全部抽出,换上清洁的水。

这座美丽而古老的歌剧院,从未停止过笙歌。

虽然丝竹之声一直都不是欧洲音乐里的主角,但金石之声,回荡在古老的音乐城堡里,也同样能激荡起我们心目中对于音乐无来由的热爱,并与之产生共鸣。

当时自己隔着电脑看《歌剧魅影》时那股神秘而艳美的感觉,在我置身于这座建筑其中时,又回来了。

那些在这座建筑里,看舞台上这部在故事发生地上演的歌剧的观众,该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呢?

那个无处不在的幽灵,带着对克丽斯汀病态的爱,摆布着歌剧院里的一切,包括这里的人们的命运。因为占有欲,而做出了一系列的古怪而逼人的事情。可一切的暗无天日,终归被那个叫做“真爱”的东西泄露的光亮透彻。而他们最终会意识到,自己对于女主角的爱,早已超过了自私的占有。

故事就此落幕,而那些古典音乐,却回响在歌剧院的每一处角落,也响在每一个游客在今后的人生里关于这处建筑的所有回忆中。

没有塞纳河畔就没有巴黎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每每看到海明威的这段话,都会令我怦然心跳。

法国人说,没有巴黎就没有法国;而巴黎人却说,没有塞纳河就没有巴黎。

我和大米坐在船上最顶的露天观光层,喝着咖啡。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名胜一一尽收眼底,沿着塞纳河走有看不尽的建筑名胜。各具特色的桥梁也一座座迎面扑来,在我看来,法国的一切,都犹如一幅精美的油画,完美无瑕。

说起塞纳河,不能不说河上的桥。塞纳河上的桥共有 36 座,其中的亚历山大三世桥,是一个世界级的艺术珍品。桥头上展翅腾空的镀金飞马是俄国皇帝送给法国的礼品。塞纳河,是法国河流中流程很短,但极负盛名的一条河。河上的桥梁弥漫艺术气氛,两岸的建筑一个个更是艺术杰作。

每一个桥的修建、命名,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对应着不同的人物。

可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每一座桥的历史,都随着流淌不倦的水逝去了,唯有那一座座桥,或巍然,或宁静,或霸气地,匍匐在属于自己的领域上,忘记了时间,却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离开巴黎那天,天上落着纷纷的雨。

我站在阳台上,看窗外的树,被洗得更加翠绿,看窗户上的雨点渐渐汇成蜿蜒的水路,慢慢流下。

大米从早上醒来便一言不发,默默地为我做早餐,收拾行李。

而我看见一向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屋子却一片零乱时,我想好好替她做点什么。可她制止了我,将我推到阳台上。

她“咯咯咯”地笑起来:“我看上你的这个化妆包了诶。”

我知道,她说的是我买Gucci香水时赠的化妆包:“那给你吧。”

我还看上你食指上的花戒了。

因为连日来游玩,太累了,手有些肿,我艰难地从食指上退下花戒,然后走到卧室递在她眼前。看到她把脸上的妆都哭花了。

然后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和我拥抱。

过安检的时候,机场工作人员打开我的箱子时,我看着行李箱里那些陌生的东西:衣服、包包、化妆品、首饰……这家伙用她的名牌,换下了我行李箱里所有东西。

一刹那间,我的眼泪决了堤。

我知道,她只是想抓住关于我的一些东西。

可是,我多想告诉她。亲爱的大米,蔡康永在他的书里写过,人应当学会流浪,但是,流浪之后一定要回来,否则,那便不叫流浪了,而只是为了逃避一种生活的另一种生活。

所以,你一定要回来,回到我们曾经一起上学下学的那条林荫小道,回到我们曾经几乎天天爬在上面的篮球架上,回到我们永远割舍不下的,那些少年时光。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