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中国饭局里的潜规则 > 第 3 章 请客前你不得不考虑的那些事
第3节 注意细节,东西南北饮食的不同

 

  “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味。”饮食消费心理学认为,客观环境既是饮食消费心理习惯产生的前提,又是饮食消费心理习惯得以延续的保证。比如?北方人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以咸为主的饮食习惯。而且我们还可以在北方(华北、东北、西北、山东、河南)人中根据地区性环境差异对他们的饮食消费习惯进行探讨。如华北地区:河北大部分人喜吃咸,天津人口味咸中微甜,山西人口味咸中带酸辣;东北人喜吃咸酸辣;西北人喜吃酸辣;山东人喜咸辣;河南人喜酸辣。

  然而,客观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人们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饮食消费习惯也会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还会自觉地进行习惯性的饮食消费。所以说,随着客观环境和人的认识的化,人们只能一点一点地改进饮食消费习惯,而不能迅速地摒弃。这种变化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的。

  1.华南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南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及港澳地区。由于“花草虫鱼,可为上菜;飞禽走兽,皆成佳肴”,所以该地区居民几乎不忌嘴,食性普遍偏杂。在膳食结构中,每天必食新鲜蔬菜;水产品所占比重较高,尤为喜爱淡水鱼品和生猛海鲜;饮食开支大,烹调审美能力亦强。由于早起晚睡、午眠和生活节奏紧张,不少人有喝早茶与吃夜宵的习惯,一日三至五餐。这一带“吃”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意义,是人们调剂生活、会交际的重要媒介。它不仅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时还是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故尚食之风甲于全国。



  2.华北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中北部,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民风俭朴,饮食不尚奢华,讲求实惠。多数地区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小麦与杂粮间吃,偶有稻米;馒头、面条、玉米粥、烙饼、素饺子、窝窝头,是其常餐。

  3.西南地区的饮食特点

  西南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主要包括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主食大米和糯米,兼食小麦、玉?、红薯、蚕豆、青稞、荞麦、大豆、红稗和高粱。米制品小吃很有名气,米线鲜香,糌粑特异,糌粑、粽粑、荷叶包饭都用于待客。普遍嗜辣,“宁可无菜,不可缺辣”;大多喜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不稳之意)”;肴馔具有平民的饮食文化色彩,价廉物美,“杂烩席”、“火锅席”风靡当地。

  4.华中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中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偏南,主要包括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主食多为大米,部分山区兼食番薯、木薯、蕉芋、土豆、玉米、小麦、高粱等。鄂、湘的小吃均以精巧多变取胜;壮、苗、黎、瑶、毛南、土家等族,善于制?粉丝、糍粑和竹筒饭,京族习惯用鱼汁调羹。

  5.华东地区的饮食特点

  华东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主要包括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地区等。以大米为主食,偶食面粉,杂粮很少,擅长炊制糕、团,其中宁波汤圆颇具特色。一日三餐,有荤有素,干稀调配。四时蔬果、鸡鸭鱼肉供应充裕,嗜好海鲜与野味,还有吃零食的习惯。口味大多清淡(徽、赣两省山区和浙江沿海渔村偏咸),略带微甜,一般少吃或不吃辣椒、大葱、生蒜和老醋;有生食、冷食之古风,炝虾、醉蟹、生鱼片都受欢迎。家庭饭菜丰俭视经济状况而?,一般是菜、汤、主食结合的格局,饭碗小而菜盘大,餐具精致。

  6.西北地区的饮食特点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包括甘肃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与其他大区相比,西北一带的食风显得古朴、粗犷、自然、厚实,主食是玉米和小麦并重,也吃其他杂粮,如小米、油茶与莜麦等。家常食馔多为汤面辅以蒸馍、烙饼或是芋豆小吃,粗粮精做,花样繁多。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饮食风味上,肉食以羊、鸡为大宗,兼有山珍野味,而淡水鱼和海鲜甚少,果蔬菜品亦不多。

  7.东北地区的饮食特点


  ?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主要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东北地区一日三餐,杂粮和米麦兼备,高粱米饭和黏豆包最具特色。主食还爱吃窝窝头、饺子、蜂糕、冷面、豆粥和面包;满族的宴席茶点久享盛名。蔬菜以白菜、土豆、大豆、粉条、黄瓜、菌类为主,近年来引进不少南方时令鲜菜,市场供应充裕。爱吃白肉、鱼虾和野味,嗜肥浓,口味重油偏咸。制菜习惯用豆油与葱蒜,或是紧烧、慢煮,使其酥烂入味,或是盐渍、生拌,取其酸脆甘香。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