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你可以选择到
博主资料

山海天风

山海天风的头像
漆身吞炭哭豫让, 拔刀除恶慕武松; 悲怆莫闻垓下歌, 霸王血染乌江红。
  • 会员等级:注册会员
  • 会员积分:2058分
  • 空间访问:20281次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文档搜索
日志文章

名都自古并州(二)

(11-06-21 07:04)   作者:山海天风

  晋祠是驰名中外的祠堂式的古典园林,位于太原市西南五十里外悬瓮山下的晋水源头。太原人说太原形胜在晋祠,太原灵脉在晋祠;我加上一句——山西灵脉在晋祠。晋祠是为了纪念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建造的。中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周成王的一句戏言和史官的执着,让叔虞成了唐国的国君。于是便有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有了从晋国分出的三晋和后来的韩国、赵国、魏国;更有了日后强盛的大唐帝国。

  

  南北朝诗人庾信飘零北国,写一首《成王刻桐叶赞》诗:叔虞百里,居之河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礼以成德,乐以歌薰。天子无戏,唐有其君。周成王剪桐叶成玉珪状,和幼弟叔虞打趣道:以此为凭,封你为唐侯。史官把这句话记下了。待叔虞成年,史官请周成王兑现诺言。成王说那是开玩笑呵。史官曰:天子无戏言。成王遂封叔虞于唐。叔虞治国有方,其子燮父继承王位后,见晋水日夜奔流不息,遂改国号为

  

  唐叔虞乃周武王次子,传为神灵降世,方临人间,手上有字形的掌纹,故名叔虞。剪桐封侯,叔虞成了唐国之君,他勤政爱民,富民强国,开创了晋国六百多年基业。后人怀念圣德明君,在晋水源头建造了祭祀祠堂。祠堂最初名唐叔虞祠,直到北魏才改称晋王祠,即晋祠。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表明晋祠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

  

  晋祠兼有山水形胜之美,是晋国的国庙,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祠堂建筑群。祠院占地十公顷,现存有宋、金、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建筑近百座。祠内殿堂楼阁依地势而建,泉水环绕,林木苍郁。虬枝纵横的周柏、隋槐至今郁郁苍苍。北方特色的古典园林,堂皇富丽却又清雅幽秀,历代誉为三晋第一名胜。正如建筑学家梁思成所说,晋祠像个偌大的私家园林,堂皇开敞,曲折深邃,古树泉池间,殿宇庙观华丽庄美。

  

  游过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献殿,便是名声赫赫的鱼沼飞梁和圣母殿。鱼沼即方形水池,池中游鱼怡然。飞梁是架在鱼沼上的一座十字形桥梁,架桥为座,若飞也;此桥构筑特殊,形态优美,为北宋遗存,颇为珍贵。飞梁连接的圣母殿坐西朝东,背依悬瓮山,是晋祠主体建筑,雄伟壮丽,庄严古朴。圣母殿建于北宋年间,是祭祀叔虞之母邑姜的殿堂。凤冠蟒袍的圣母端坐凤头椅,面目端庄凝重,雍容华贵,宛若临朝听政。

  

  晋祠内自然和人文景观精彩纷呈。老陈告诉我,圣母殿、鱼沼飞梁和献殿,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周柏、难老泉和侍女塑像为晋祠三绝。苍龙般静卧在圣母殿畔的周柏名卧龙柏,历尽沧桑仍枝叶常青。难老泉是晋水之源,流水清莹。李白赞曰: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碧玉般的泉水已断流,现在靠循环水系统维持景观。令人欣慰的是圣母殿内的宋代彩塑依然完好,圣母居中,宦官宫女环侍,皆眉目有神,姿态自然,栩栩如生。

  

  昔年郭沫若游晋祠有诗云: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圣母邑姜是周武王妻子、皤溪钓翁姜子牙的女儿。但民间另有传说,赵光义火烧晋阳城,为平民愤重修晋祠。宋仁宗养母刘太后乃晋阳人,为了流芳百世便偷梁换柱,圣母像名为邑姜,实是太后真容,怕激怒百姓不敢言明。那些宦官和侍女彩塑就是太后宫中的太监与宫娥。——太后驾临,一座座亭台轩榭纷纷耸起,晋祠便无祠堂气象了;楼台耸峙,泉水绕流,像个富丽堂皇的皇家宫苑。

  

  

一共有 1 条评论
山海天风 06-21 19:07 Says:
今天发的是“名都自古并州”第二篇,请朋友们指教!
发表评论
山海天风:
表情:
验证码:   匿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