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江中文网_华语综合文化门户,在线读书网|电子书在线阅读,深度访谈,观点评论,新书推荐,读书笔记,情感故事,文化新闻

主页 >> 经典名著书评

sp line

最会服侍贾宝玉的花袭人到底落个了什么结局
时间:13-02-18 18:51:12 点击:25802

sp line

  本来想开门见山就说袭人的,但突然想起以前曾经发现过的事情,于是先说下这件事。之前我说过作者用刘姥姥所讲的故事来暗示那幅白雪枯木图的玄机,然而在我发表那篇文章后,我突然发现一个很简单破解那个玄机的方法,那就是其实作者后来在里面都很明显地 友情提示 了,只不过我们一直以来都实在是太大意了,不把它放在心上,而这个天大的友情提示就在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那,里面有最有证据的诗句: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你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白雪入泥土,有意荣枯草!这就很简单地破解了那幅白雪枯木图的玄机:白雪枯木,水木合一!所以,我认为神瑛侍者薛宝钗最后的结局是死于大火之中,这个结局更合理,因为这样那幅白雪枯木图就立马变得鲜活立体起来,白雪化为清水灌溉了枯木,否则,白雪枯木图看起来就很苍白无力。虽然之前早已发现这个秘密了,但是不知怎的懒懒地就把它忘了,现在突然想起得赶紧把它记下来,否则又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再想起,现在终于把它记下来了,阿弥陀佛,总算大功告成,哈哈!!!其实还有一个也有些意思的暗示,也是我两年多前发现的,我把它写在文章 揭开薛宝钗的神秘面纱之三 那里,不过一直没发表,现在依然未打算发表,呵呵!这个暗示是这样的:大家看下薛宝钗的 蘅芜苑 和 蘅芜君 ,还有林黛玉的 潇湘馆 和 潇湘妃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出 蘅芜 和 潇湘 有什么特点没有?细心的话可能就看出来了,对,就是这样,大家看蘅芜两字都是草字头,而潇湘两字却都是三点水(亦即水字边),联想一下,薛宝钗是神瑛侍者喜欢灌溉草木,所以带了草字头,而林黛玉是枯木正需要露水,所以也带了水字边,再认真看看,(薛宝钗)雪---草(蘅芜),(林黛玉)木---水(潇湘),还有雪芹,(水)雪---芹(木),这不是作者暗示了神瑛侍者灌溉绛珠草吗?!也就是暗示了薛宝钗是神瑛侍者,林黛玉是绛珠草!

  嗯,好了,现在开始说说袭人。袭人全名叫花袭人,是红楼梦丫环里面分量最重叙述最多的大丫环。虽然有不少人丑化抹黑她,但我是不会认同那些人的看法的!在我眼里,同在 薄命司 的袭人其实也是个苦命的可怜人,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先前服侍史湘云好几年,后来又服侍贾宝玉很多年,有哪次不是尽心尽力服侍好这些少爷小姐们的?!以至于史湘云都把她当成仅次于薛宝钗的第二个 亲姐姐 ,贾宝玉对她更是比其他丫环厚爱有加。虽说有句俗话叫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但怎么说还是可怜占大半吧,对他的可恨之处也没有必要大书特书,甚至变本加厉地丑化抹黑,用平常心客观地看待即可,所以,我们看待事物最好就是七分理性三分感性,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领悟事物!嗯,接下来我们看下原文: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在这里我把这幅图称为花席图,由此,我认为袭人最后的结局是重病在床也就是躺在那破席上,在原来破陋的家里度过余生,具体原因如下:

  一:花席图的暗示。这个是最直观的,之前我说过,神瑛侍者---神瑛的侍者---假玉的妻子,那不就是后来和顽石贾宝玉齐眉举案的薛宝钗吗?!同理推测下,袭人---席人---席上之人(亦即躺着破席上的人,暗喻废人),也就是判词上那破席上的一簇鲜花,再加上她又姓花,花袭人,花席人,不就是那鲜花破席图所说的那个人吗?!也就是说花袭人最后成了花席人。

  二:袭人的重病可能是当年被贾宝玉狠狠踢的那脚所致。原著第三十,三十一回(原文太长就不全贴了)

  1:宝玉一肚子没好气。。。。。。便抬腿踢在肋上。袭人"嗳哟"了一声。。。。。。袭人只觉肋下疼的心里发闹,晚饭也不曾好生吃。至晚间洗澡时脱了衣服,只见肋上青了碗大一块,自己倒唬了一跳,又不好声张。。。。。。果然持灯向地下一照,只见一口鲜血在地。宝玉慌了,只说"了不得了!"袭人见了,也就心凉了半截。

  2:话说袭人见了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也就冷了半截,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

  从这可以看出,贾宝玉当时的那脚是非常用力的,所以造成袭人严重内伤是极有可能的,只是袭人的忍耐性格使得以后别人并不知情,再加上袭人平时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因此,病情日积月累到了最后发作的时候已经是很难医治的重病了,可能残废或其他重病,总之,她成了废人,最后也只能躺在床上养病了!还有,作者借用袭人自己回想别人的话也进一步暗示了袭人的结局: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

  三:贾府破败后,袭人被家人接回家里。其实在原著的前面说过袭人的家人要把袭人接回家,我认为这是作者做的一个暗示,所以在贾府破败后,身体已经变得很差的袭人被家人接回家里,因为贾府破败的打击和家里条件不好,甚至家人也不好好待她,有花席图的破席为证,导致袭人的病越来越重,最终重病在床。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判词后面那两句怎么解释?好,那我就说下。我认为,判词的前两句是说袭人,后两句是说蒋玉菡,也就是说优伶和公子都是指同一个人即蒋玉菡。在此提醒下。我觉得大家不要被惯性思维所误导,一说到公子就以为是怡红公子就以为是贾宝玉,其实这是不对的!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在这里为什么说蒋玉菡有福?我看是这两个原因,也就是他有两个福。第一个福是忠顺王府终于把他释放了,这在原著中有过暗示, 又见各官宦家,凡养优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发 ,他重新获得了自由,而且他也有一定的积蓄,生活应该不错,这在原著里也有提过 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 ;第二个福可能就是和袭人有关。在和贾宝玉喝酒作诗的时候,他提到过 袭人 ,接着又和贾宝玉交换了那条袭人做的松花汗巾(意思送花?),而他的那条大红汗巾又被贾宝玉偷偷系在袭人的身上,由此,我觉得这是一个暗示:蒋玉菡和袭人有一定的缘分,也就是说作者可能以后会让蒋玉菡和袭人多次碰面,渐渐地蒋玉菡喜欢上了袭人,得知袭人是贾宝玉的丫环,于是请贾宝玉做媒,而贾宝玉也乐意做这个媒,不过最后蒋玉菡和袭人是不会在一起的,应该是袭人拒绝了蒋玉菡,这从后来袭人解下大红汗巾可理解推测到, 过后宝玉出去,终久解下来掷在个空箱子里,自己又换了一条系着. ,因此,这第二个福是大家本以为会成但最后却出人意料没有成的一个福,因为蒋玉菡人不错,经济条件也不错,按理说娶一个丫环不是件难事,又有贾宝玉做媒,而袭人嫁到这样的人家也是不错的,谁知袭人却拒绝了,最终蒋玉菡这个公子无缘花袭人!对于袭人和蒋玉菡因汗巾而定了终身的观点,我认为这很不好,因为这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之前我说过作者是不喜欢这种有定情物的姻缘的,所以才写了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有定情物的 金玉良缘 ,因为他不希望人们再重复这种悲剧-----有定情物真金假玉阴差阳错名不副实的 金玉良缘 毁灭了没有定情物真心相爱无力逆天的木石姻缘!其实这在原著中的一段可体现出来:

  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佩,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

  我觉得很多人看红楼梦总是带着某些老旧思维,很明显这都是受其他文学著作或影视的影响,总喜欢认为只要一有某些所谓 定情物 的出现就马上推理妄下结论某人和某人最终结合,如果是这样看的话,那就是还没看懂红楼梦了,上面的那一段原文就已经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宝黛钗爱情悲剧的原因就是上天安排了这段有定情物的姻缘-----金玉良缘,因此,我认为不能再搞出这样类似有定情物就定了终身的故事情节出来!

  那么,为什么袭人会拒绝蒋玉菡呢?我想可能是这几个原因:

  一:袭人服侍贾宝玉多年,心里早已有了宝玉,很难再爱上其他人了

  二:袭人和宝玉有过肌肤之亲,思想比较保守传统的袭人不愿丧失名节,为宝玉守节到底,正所谓 一女不侍二夫 ,呵呵!

  三:继前两个原因后,按袭人拒绝蒋玉菡的时间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因而又有两种不同原因,一种是在贾府破败前,一种是在贾府破败后

  1:假设在贾府破败前:袭人在贾府过得很好,尤其是贾宝玉和王夫人都很优待她,甚至王夫人还有意安排她为贾宝玉的小妾,这个时候,她是肯定不会跟蒋玉菡走的。

  2:假设在贾府破败后:袭人的身体变得很差,已经不能照顾贾宝玉了,袭人心地善良,不愿拖累贾宝玉,同样也不愿拖累蒋玉菡埋没他的终身幸福,所以,最终决定回到家里。

  综上所述,我认为袭人最后的结局就是成了废人,重病在床呆在家里凄凉地度过余生。

  红楼第一人(即千千阙歌,IMCFGXQZ)于2013.02.18

sp line

分类: 主页 >> 经典名著书评

sp line

半壁江 Now Time: 2024-06-07 16: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