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军史乡土 > 中南海风云人物沉浮录 > 第 2 章 李立三在悲剧中闪光
第2节 第二章

  新婚燕尔的李立三被苏联内务部的人带走。李莎吃尽辛苦千里寻夫
  
  新婚燕尔,李立三和李莎沉浸在小家庭的温馨之中。他们没有休婚假,而是以勤奋的工作来欢度蜜月。
  
  1938年2月23日,天还没有亮,一队全副武装的苏联红军官兵及内务部的人员急速地踏进了高尔基大街上的柳克斯公寓。粗暴杂乱的皮靴撞击地板的响声把李立三和李莎从睡梦中惊醒,一种不祥之兆袭上他们的心头。
  
  有人在敲李立三的家门,固执而粗野。李立三会意地看了看李莎,走过去打开房门。
  
  闯进来几名带枪的军人,为首的军官严肃地问:“你就是李明吗?”
  
  “是的,我是李明。”李立三用俄语回答,语气是平静的。
  
  军官斜睨着李立三,冷峻地说:“你被捕了!穿好衣服,立即跟我们走!”他向李立三出示了逮捕证。
  
  几名士兵一拥而上,推起李立三就走。
  
  李莎冲过来阻拦,护住李立三说:“你们凭什么抓人?他是个好人,他没有罪。”
  
  军官冷笑着说:“有罪没罪,请到肃反委员会去解释。”他一把拽开李莎,大喝一声:“带走!”


  
  李立三临出门时,回过头说:“李莎,不要哭,快去告诉我们的党组织,我是清白的,在莫斯科我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苏维埃的事情。”
  
  李立三被捕的第二天,有关人员就来撵李莎,让她立刻搬出柳克斯公寓。李莎第一次尝到政治上被歧视的滋味,只好忍气吞声,按照有关人员的指令搬到公寓院子一隅的窄小厢房里,那是专门为被捕人员的家属准备的,已经住进了七八个人,把个小屋子挤得满满登登。
  
  李莎虽然离开了共产国际的干部宿舍,可是,对她的政治迫害并没有结束。她所在的外语师范学院的团组织逼她在团籍和丈夫之间做出选择,要么要团籍,要么要丈夫,二者必取其一。
  
  一天,学院团委召开全体团员大会,让李莎当众表态。面对全体团员期待而冷漠的目光,她的心在颤抖,这是艰难的选择,因为她既爱团籍,也爱丈夫。经过思考,她终于下定了决心,平静地对大家说:“我的丈夫李明不是反革命,我了解他,问题总有一天会搞清楚的。”说完,她默默地掏出团证,轻轻地放在主席台的桌子上,转身走了出去。不知不觉中,眼泪流过面颊。
  
  李立三被捕后同李莎失去了联系,既没通电话也没有书信捎来。李莎到内务部去问过几次,对方不是推说不知,就是缄口不语。因此,她一直不知道丈夫关在哪里。

  
  李莎惦念着丈夫,决心找到他的下落。莫斯科的初春,乍暖还寒,她冒着凛冽的寒风几乎寻遍了莫斯科的所有监狱,得到的都是冰冷的答复:“没有。”
  
  “总不会在地球上消失吧,肯定是关在了监狱里。”李莎不灰心,继续寻找。当冰雪开始消融、大地开始泛青的时候,希望的嫩芽也在李莎的心中萌发。这一天,她风尘仆仆地来到塔岗卡监狱,问讯处前仍然排起了长队,她随着人流一点一点地向前蠕动,终于来到了窗口前。她在递上身份证后大声说:“我找一个叫李明的中国人,原名叫李立三,他是我的丈夫。”
  
  里边静悄悄的,没有传出以往听惯了的粗暴吼声。李莎感到奇怪,踮起脚尖向窗口里望去,只见一个上了年纪的看守正低头在一个大本子上查找。
  
  又过了一会儿,窗口里传出老看守的声音:“有这个人。”
  
  李莎心里一阵激动,终于找到了!她问老看守:“我可以见他吗?”
  
  “不行!肃反委员会有规定,一律不见。”
  
  李莎怅然若失地离开窗口,轻轻擦去不知不觉中涌出的泪花,虽然不让见面,但毕竟找到丈夫的下落,这对她来说就是很大的安慰。
  
  时间似流水,李莎在痛苦的煎熬中度过一年半……
  
  1939年11月4日的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李莎刚刚上床躺下,就听见有人敲门。“这么晚了,谁会来呢?”李莎疑惑地下了床,走过去打开门。
  
  一名军官微笑着站在门外,态度和蔼地问:“您就是李莎同志吗?”
  
  李莎觉得问话有些特别,因为自打李立三被捕后,很少有人对她露出笑脸,更没有人亲热地称她同志。
  
  “是的。”李莎木然地点点头。
  
  军官仍然是笑容可掬地说:“我给您送来了‘十月革命’节的礼物!”
  
  军官闪开身,他的身后站着李立三。
  
  李莎惊喜万分,旁若无人地拥抱李立三,疯狂地吻他。
  
  李立三也紧紧地拥抱着妻子,感觉到她的全身在颤抖,他自己也是无比激动,无声的泪落在妻子的秀发上。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