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晚风无力垂杨柳——李叔同与《茶花女》
  清朝末期,掌权的慈禧太后喜欢听戏。那些为慈禧演戏的伶人,一旦受到赏识,就立刻擢升为有品级的“内廷供奉”。老生谭鑫培,艺名“小叫天儿”,曾是慈禧最为看中的老生。同时谭鑫培也是文武百官崇奉的“偶像”,以至于后来的北京城里有支歌谣是这样唱的:“国家大事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
  每逢宫里开戏,紫禁城的畅音阁内锣鼓喧天,鼓乐铿锵,描画着各色脸谱的戏中人物依次登场。入宫献唱的除了有谭鑫培,还有杨小楼、王瑶卿、刘赶三、程长庚等名重一时的梨园名伶。他们唱的都是老太后最喜欢听的喜庆戏和吉祥戏。一时间,名伶云集,好戏连台,热闹地演绎着繁华世间的潋滟芳菲与太平盛世的无上荣光!
  然而,台上春秋正浓,台下却是另一番荒凉景象。那个时候的中国,正是清王朝统治的末期,充满了末代的气象,民生凋敝,四面楚歌。国家政体矛盾丛生,赔款、条约、财政赤字和列强的虎视眈眈让政府官员们焦头烂额,日愁夜叹。也只有在紫禁城的戏台上,才可见一丝扮出的盛世气象。
  似乎国运衰败,气候也会表现出异常的景象。1905到1907年两年间,江淮地区不断地发生大大小小的水灾,很多地区几年内颗粒无收。农民们基本上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赤贫生活。人们每天都会发现又多添了几具饿死的尸体横在田间小路上。所以在那两年的日志中,每隔几日就有各地饥民抢米的记载:
  1906年7月15日,扬州饥民入官府粮库抢米;
  1906年7月26日,江苏新阳乡民报荒,哄闹县署;
  1907年1月6日,江苏板闸镇饥民包围官绅,抢掠米肆;
  1907年正月22日,高邮地区饥民数万人抢米,并捣毁屯谷富绅多家。
  而官府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无计可施,因为连年水荒,粮库早已没有余粮发放民众,地方官员们只能将这种情况上报朝廷,希望从中央获得一些补助。但当时的清王朝自身不保,光是对付各国的侵略者与南方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军就已经很恼火了,早已无暇顾及一方居民的生计。于是全国到处出现了“江淮地区灾情严重!望四方父老赈救!”的紧急告示,希望从民间得到一些赈济。
  同样消息也传到了海外,海外华人闻讯纷纷出资捐助,热情远远胜过了国内的一些实业家和地主贵族。一些爱国侨胞甚至组织了各式各样的义卖会,为同胞筹资。在距离中国两千多公里的日本东京,一群在上野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宿舍里的中国留学生们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后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召集了一些在东京留学的中国学生,共同商量筹款救济家乡的办法。
  这些学生恰巧都是“春柳社”的成员。春柳社是一群在日本留学并热爱文艺的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个文艺团体,东京上野美术学院的同学们占该社成员的大多数,发起人是这个学校西方美术专科的两个学生——天津人李叔同和成都人曾孝谷。先后加入该社团的同学有吴我尊、李涛痕、马绛士、谢抗白、庄云石、陆镜若等人。最初,春柳社的目的是研究各类文艺,包括美术、书法和戏曲,但是后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却转变为日本新派剧。
  转变的原因是留学生们为考取日本高等学校而学习日语,但在教室里生学日本话太枯燥,就常常去周边的剧场,看日本的新派剧。
  这是一种刚刚在日本兴起的剧种。新派剧基本摆脱了传统戏的行当分派以及程式化、虚拟化的表现方式,是一种接近自然的表演。台上的演员所说台词全部是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故事的脚本不是历史流传下来的固定的剧本,而是可以在当代随意选题创作,并即刻在剧院上演的时事剧目。它有着很强的社会功能,昨天在京都发生的一件刑事案,今天就可以在剧院情景再现,并且加上作者对事件发生的评论,尤其强调案件背后掩盖的严重社会问题。
  而这种相对轻松的表演一经在日本出现,就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每天,日本的几个有名的剧院都有不同的新派剧上演,而观众的人数也超过了观看传统戏曲的人数。由于上座率居高不下,许多多才多艺的文艺青年参与到对新派剧的创作和改良中。
  中国的留学生就是在新派剧盛行的这段时期来到剧院,边看表演,边学习日语,渐渐地对此剧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曾孝谷,因为喜欢新戏而和新派剧的代表人物藤泽浅二郎交上朋友,专门向他请教表演和理论。藤泽浅二郎是一个认真务实的青年文艺家。他要求曾孝谷对新派剧的学习不能仅仅流于表面,更要接触到新派剧的源头——博大精深的西方戏剧。
  戏剧在欧洲有着两千多年的传承。它最早的起源是古希腊奴隶社会时期的酒神节祭祀,常见的种类有歌剧、舞剧、音乐剧和木偶戏。戏剧在西方一直非常盛行。16世纪,演员出身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全部采用诗歌体的台词,风格凄美委婉,惊世骇俗,甚至丰富了英语的词汇,被同时代人视为天才。
  莎士比亚和他的剧团在王室的资助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因为喜爱戏剧,成为了莎士比亚和他的剧团的保护人。为了回馈女王,莎士比亚的一系列宫廷剧本产量颇丰,热情歌颂伊丽莎白时期的盛世英国。这个时期,欧洲人对戏剧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状态。
  而工业革命爆发后,欧洲人几乎把所有最好的科技发明都用在了戏剧舞台上。这个时期的舞台,可谓五光十色,绚烂夺目。在某种程度上,舞美的看点超过了作品本身。
  1846年,巴黎的剧院率先使用弧光灯代替原来的灰光灯和瓦斯灯。1876年,白炽灯的发明,则让舞台完全依靠电灯的照明,使舞台上的演员成为了观众瞩目的中心,并促进了用三维布景代替透视图绘背景,产生了各种异乎寻常的舞台效果。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