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这世界不安全,明天我要怎么活?我把企业交给谁?

案例一

一个叫涛的三十岁年轻人,从国外读书回来五年,一直宅在家中不出门。他父亲早就给他安排到自己公司来上班,可他一直做不到。出门见人对他来说非常困难,因为他觉得自己很丑很笨。

他终于坐到咨询室里来,我们的交谈越来越深入。他回忆起童年时寄住在老师家,老师有个邻居老管他叫“丑仔”,这个人还会打他,威胁他。涛不敢告诉老师,也看不到爸爸妈妈,他为了保护自己,获得安全感,就学会封闭自己,接受了自己不够棒的事实。在他心目中,这个世界是可怕的,没有人可以保护自己。自己是丑的、笨的,要不然爸爸妈妈为什么会不喜欢自己,不要自己呢?

他的成长之路就是这么自我封闭的。他心里会怕很多东西,尤其是当他硬着头皮替父母完成在国外的学业之后,他就缩在了家里,再也不想出门。他说:“我再也不要见人了,这些年怕死了,在家里真舒服。”我让他列出恐惧清单,他一口气列出了好多项,小到蚂蚁,大到雷声。他最怕的是大嗓门说话的男人,这会让他想到当年老师的那个邻居。

父母一直告诉他不要怕,没什么好怕的,应该勇敢些。他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怕的东西反倒更多了。

案例二

张先生是所在地区的行业领袖。他为人正直热情,又乐善好施,所以在行业里很受大家欢迎,被选为行业协会的会长,经常出席很多重要会议。

这个高大又和善的好人,最害怕参加会议,因为他要作为领导讲话。他最怕在公众面前讲话,一上台脸会涨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很尴尬,出了几次丑之后就再也不敢去这样的场合了。他内心非常痛苦,又不敢跟别人讲,没有人会相信如此自信、平日与人交流如此顺畅的人,会有这种公众表达的困扰。怕什么,他也说不清楚,可就是害怕在公众场合表达。

无论是涛还是张先生,他们都处于恐惧的情绪状态中。

人们不太能接受自己或孩子有恐惧情绪,认为这样不自信,没出息,是胆小鬼。所以父母常常教育孩子要勇敢,要大方,但这样的教育效果并不好,因为人们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是恐惧。

恐惧是生物维持生存的第一重要工具。恐惧的含义是指不愿付出以为需要付出的代价。人活着不可能也不应完全没有恐惧。恐惧可以激发人自我保护的本能,保护生命在相对安全的状态下活下去。很多人会怕狗、怕蛇、怕黑、怕鬼、怕陌生的地方、怕未知的事情等,这些都是正常的。

人最深的恐惧是失去生命,其次人们害怕付出的代价是自己在乎的人、心爱的东西、自己的理智等。但是有些人完全不能看到狗的照片,甚至不能听到“狗”这个字,这就已经超越了恐惧本身的作用,一定是混杂了曾经的创伤记忆,从而强化了这种恐惧。这时就需要人们面对和处理,保持对狗的恐惧,同时也可以在安全范围里欣赏与狗相处的乐趣。

涛的恐惧是年幼时的重复创伤累积,张先生公众发言的恐惧也是童年成长的多次创伤记忆,泛化为非理性的情绪状态,蔓延到相似的情境中。接受专业的支持和介入,释放出那些创伤,他们就能正常而平静地恢复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行为能力。

恐惧指引我们去找出以为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同时思考可以做些什么使自己无须付出这些代价。面对这种情绪的目的并不是一定去做某一件事,而是增加了“可以做这件事”的选择。

恐惧帮助我们保证生命的安全,同时释放曾经的创伤和非理性的恐惧。人们对未知和不可控制的存在所感受的恐惧,往往是害怕“以为会……”。“以为会”有很多主观想象的成分,需要面对童年的创伤记忆。保护自己的基本安全之后,就可以带着恐惧,继续走下去。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没有觉察的恐惧往往会控制一个人,使能量受到阻塞并变得枯竭;或使其逃避不前,或将压力指向外在,变成指责或愤怒,并在内心抗拒这份恐惧。这样反而会强化这股能量,与潜意识对自我保护的本能相抗衡。恐惧的心理感觉是不安全,对世界和人的不信任,伴随的情绪是怀疑、焦虑、紧张、逃避。

因此,恐惧是最有力的疾病制造者,往往储留在人体的肾脏、膀胱、腹部等处。生活中很多人的健忘、食欲过盛、厌食、哮喘、晕车、昏厥、多动症等都是恐惧引发的生理表现。

个案一

一个高中学生马上要出国了,可他的托福连续考了七次都考不到理想的分数。他平时成绩很好,可每次总是与目标差一两分。老师和家长都奇怪,这个学生自己也很郁闷。眼看着申请学校的时间迫近,其他同学都已开始做材料了,他还在东奔西跑地去考试。然而不管怎么努力复习,成绩还是没有提高。他对自己快没有信心了。

当妈妈陪孩子来时,我看到了一位十分焦虑的妈妈,身体似乎很弱。男孩子跟我讲了他的经历,我感受到他内在深层的恐惧。我问他:“你真的准备好出国了吗?你是不是有些害怕?”他似乎是愣了一下,然后轻声说:“怕也得出啊!高中就读的出国班,不可能在国内高考,不出国就没有出路了。”

“你怕什么?怕出去之后不适应,还是害怕失去妈妈?”我的问话让他怔了一下,然后眼圈就红了:“我怕出去不适应,毕竟这么多年都是妈妈照顾我的一切,我不知道自己出去以后会遇到什么麻烦。还有,妈妈身体不好,我怕她……”他一边说,一边用忧伤的眼神看着妈妈。我猜对了,他妈妈长了肿瘤,做过手术之后正在恢复期,他内心害怕会失去妈妈。这就是他总是考不出更高分数的深层原因了。

当我说出猜测时,他和妈妈都释然了。我引导他面对妈妈说出内心的恐惧:“妈妈,我害怕我走了,你会离开。我怕你走了会没有人爱我,我怕没有你关照的出国生活。妈妈,我不想离开你,我用考不出真实成绩留下来陪你。”母子二人泪眼相对,妈妈告诉孩子说自己的身体在逐渐康复。妈妈认真地告诉孩子:“妈妈总有一天会离开你,你必须照顾好自己,好好地活下去!你已经具备了所有的力量和能力,你只有出国好好学习,才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当母子俩完成这艰难而又必要的生死对话之后,一切反倒变得轻松了。恐惧因积极面对而快速转化。

完成了对英语考试的对话和对未来的设计,三天后他又参加了一次托福考试。这次考试成绩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分数。两个月之后,他去美国读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